月子病多久會表現出來?中醫教你產后這樣養不得病
有種月子病叫做你媽覺得是你作的。在過去,坐月子是每個產婦必經的一段過程,人們認為如果產婦在產褥期不注意生活作息或及時調補,日后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長期的不適癥狀。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女性認為坐月子不是一種“必需品”,差不多意思意思也就行了。母親嘴里的“月子病”只不過是一些“老做派”而已,不存在的。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產科主任醫師張建平教授曾在家庭醫生在線“健康十萬個為什么”答疑平臺上解釋過相關問題,一起看看張建平教授是怎么說的吧。
據張建平教授介紹,中醫理論認為,產后“亡血傷津、瘀血內阻、多虛多瘀”,產婦的身體極其虛弱,如果此時不注重調養,往往會在產后出現一些健康問題,尤以以下三種疾病最為常見。
1、病痙:產后是寫過多,營衛失調,腠理不固,汗出過多,易感風邪。血虛則筋脈失養,復感風邪,便出現痙攣抽搐等癥狀,致成痙病。
2、郁冒:產后失血、多汗,以致津血虧虛,陽氣偏亢。此時若復感外邪,郁悶昏冒,便發而為郁冒。
張建平教授表示,盡管在臨床表現上會有所不同,但其病機皆是“血虛津傷”,所以強調產婦必須慎風寒、善攝養,注意養血護津,以防此三病的發生。
那么,產后應該如何調養才是最合適的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梁東輝教授曾在此前的采訪中將產后調理分成關鍵的三個階段,并給出相應的幫助大家更好地進行調養。
首先,第一階段為分娩后頭三天。梁東輝教授此時不宜急進燉湯類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可促進乳汁分泌,而產婦此時初乳尚不十分通常,過早催乳可能會導致乳房發生脹痛感。再者,產婦飲食宜以糙米、胚芽米、全麥面包等替代部分白米;另外,剖宮產者須待腸道順利排氣后方可固體食物,且宜少食多餐。
第二階段即產后第二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產婦傷口基本與和,胃口也有明顯好轉的跡象,此時則可以開始進補。黑木耳、動物肝臟、大棗、桂圓、蘋果、梨、香蕉等產婦不妨多吃一些。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產婦一定要注重早餐質與量,忽略早餐可直接影響奶水質量;其次,有些人認為產后不宜吃咸,梁東輝教授表示非也,她指出,由于后出汗較多,汗腺分泌旺盛,體內的鹽分很容易隨汗液流失,故適量補點鹽有助于產后體力的恢復。最后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如果對藥膳滋補方面“一知半解”,就不要盲目進行藥膳滋補,最好應詢問專業人士再行決斷。
第三個階段為產后第三周。此時是催奶湯料的主場時間。鯽魚湯、豬蹄湯、蛋花湯、排骨湯、雞湯等,都是有效的催奶湯。如果加入通草、黃芪等中藥,催奶效果會更上一層樓。
在催乳湯上,有人認為母雞更勝公雞,而梁教授表示,催乳用母雞可能會導致減少乳汁分泌,最好還是用公雞,公雞的中的雄激素可對抗雌激素,對乳汁分泌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再者,很多女性喝湯時不愿意吃湯料,認為說所有的營養已經在湯里了。其實,營養學家研究發現,即使是煲得最久、普遍認為最有營養的廣東老火靚湯,湯里的營養也僅有湯料的20%左右。因此,喝湯吃湯料,一樣也不能少。
月子期間食量增多,可能讓有些媽媽覺得腸胃負擔不住,此種情況下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助消化的藥物,如多酶片、乳酶生、胰酶片等。
近期七省市黨委密集調整 盤點現任31省區市黨委十九大召開之后,廣東、福建、、遼寧、上海、江蘇、陜西等七省市省級黨委先后調整。他們分別是李希兼任廣東省委,于偉國任福建省委,峰任省委,陳求發任委,兼任上海市委,婁勤儉任江蘇省委,胡和平任陜西省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