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療對策與產后康復研討班 暨盆底健康醫盟專項技術巡講—行
2018年01月27日,在美麗的“東方莫斯科”——,第五屆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療對策與產后康復研討班暨盆底健康醫盟專項技術巡講—行順利召開。迎來了近些年少有的低溫天氣,寒意刺骨,不了前進的腳步,北風凜冽,吹不走求知的熱情,各地同仁齊聚冰城,共享學術盛宴。
此次大會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婦兒醫療保健分會主辦、省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承辦、南京麥瀾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會議邀請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深圳市松崗人民醫院、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該領域具有豐富理論及實踐經驗專家授課,與現場200多名婦產同仁交流互動,就女性盆底疾病分級診療及盆底功能康復技術應用的熱點問題進行專題及探討,圍繞盆底領域手術與康復的關鍵技術、診治規范、互聯網診療平臺應用,采用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授課方法,并開展微信互動,方便參會人員進行實時交流。
上午9時,各地同仁就坐,會議準時開始,省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李佩玲教授主持開幕式并致開幕辭,省醫學會張秋濱副秘書長致歡迎辭,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婦兒醫療保健分會秘書長李小石講話。
地球上增長最快的就是人類生產的信息量,一個世紀來,新的信息以每年66%速率增長。信息會掩埋知識,而知識可能摧毀智慧。論文也是如此,中國論文發表總數早就位列全球第二,醫學論文占據著全球論文的一半。
與論文發表相對的,既是撤稿。撤稿問題的實質是學術期刊凈化、糾錯的機制,但近年來的論文集中、大規模的撤稿是不正常的現象。科研人員學術不端、編輯人員工匠缺失、中介機構的推波助瀾等,都要為撤稿負責。
瘢痕子宮是較難處理的異常妊娠,其兇險程度不亞于宮外孕,是產科醫生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如何降低瘢痕子宮風險,保障孕產婦安全,肖教授針對以下疑問作出解答(VBAC:自然分娩發動和人工引產后分娩):
最后,肖教授分享了數例臨產病例,“高度重視、產時/術時溝通、評估、預后等…當‘老虎’打”是肖教授瘢痕妊娠管理的。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FPFD)是中老年女性常見病,嚴重影響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現已成為婦女健康的五種常見慢性疾病之一。然而,全球范圍內僅有8%的患病婦女就診!
學科整合來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有較好的前景,包括病理學、生物力學、盆底神、盆底康復醫學、泌尿學、內分泌學以及包括動態彩超、MRI的輔助檢查。
較少的并發癥是手術成功的標志之一,如何減少并發癥是每個臨床醫生需要考慮的問題。正確選擇適應癥、充分了解一般并發癥、補片并發癥、遠期并發癥,通過做好術前準備、術中注意和術后處理、正確選擇補片等方式,盡量減少并發癥。
腹腔鏡下盆底重建術可使術視野更清楚,能明確盆腔深部和盆底的解剖,并能清楚辯清具體缺陷部位,從而對缺陷所在進行針對性修補。但由于難度大,特別是深部組織分離和腹腔鏡下縫合術,更加要求術者熟練的技術,熟悉盆底解剖,能進行經腹和經盆底重建術。
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薄弱造成的盆底器官下降而引發的器置及功能異常。張教授從其定義、病因、分離、診斷步驟、病史詢問、POP-Q評估、處理和治療,各個方面詳細系統地做了介紹。
女性產體和心理發生改變,包括生殖系統、乳房、循環系統、呼吸系統、骨骼、肌肉、關節、韌帶等。合理的產后康復在科學的健康指導下,針對婦女產后這一特殊時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進行主動的、系統的康復指導和訓練,包括產婦產后子宮復舊、盆底功能康復、形體恢復、乳腺的泌乳與形態的恢復、心理以及營養等方面的檢查與指導,促進產婦在分娩后一年內快速全面恢復身心健康。
傳統醫療模式下,資源分配不均、以藥養醫發展畸形、看病貴、效率低,醫患沖突不斷升級。
現今社會,互聯網和生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盆底診療也如此,在此背景下,互聯網+盆底醫療應運而生。盆底的互聯網+醫療是盆底分級診療和盆底移動醫療的有機融合,能夠有效緩解醫療資源不足,提高診療效率、精準個性化醫療、有效補充分級診療。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又稱“社交癌”,包括盆腔器官脫垂、性功能障礙、尿失禁、糞失禁等,嚴重影響女性健康和生活質量。近年來,國際上對女性生殖健康給予了高度重視,已把婦女的健康水平作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
俗話說,大醫治未病,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治療也要從預防開始。重視妊娠期和分娩期對盆底損傷的預防、盡量減少醫源性的盆底組織損傷、普及和推廣產后康復治療、重視子宮切除術后盆底康復治療是醫護工作者的責任,對于孕產婦,進行生活習慣的改變、積極治療、適當運動、接受健康教育、有正常的性生活、進行盆底肌肉訓練等等,都是預防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好方法。
會議結束了,大家紛紛踏上歸程,載著為盆底患者減輕痛苦的,載著為盆底事業做出貢獻的滿腔熱情,全國婦產同仁一直在努力,中國的盆底事業因為有您們,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