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會引起婦科病嗎?有哪些病癥表現
有中醫研究發現,在濕氣比較重的地方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居住,保持空氣的流通,盡量避免長期待在潮濕的地方。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由于的因素,以及我們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因素,會造成我們每個人身體內不同的程度的濕氣。那么怎樣去除體內的濕氣?
如有以上1-2種癥狀,就要引起注意了,說明體內有濕氣,要開始祛濕邪、排濕毒了。中醫認為,“濕”氣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
月經病。原因是久居濕地或冒雨涉水,常會受到外濕而致月經前后肢體疲倦、疼痛、頭重納呆或低熱難退,經行不暢或經前腹瀉,月經量少,痛經,經閉,甚則引發不孕癥。
帶下病。“濕土之氣同類相召”,內外濕相合,濕困脾土致使脾虛運化失職,水濕泛濫,下注胞宮致帶脈失約則見帶下量多,濕邪化熱傷絡或成濕熱濕毒,則帶有青、黃、赤、白、黑之分。《傅青主女科》云:“夫帶下者俱是濕癥。”
妊娠病。濕內停,氣化不利,在妊娠早期常可致妊娠惡阻加重,而見頭悶嘔惡,胸悶納呆,不欲食。妊娠濕盛常可引起胎水腫滿,妊娠水腫,腹瀉,常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
產后病。婦人產后“多虛多瘀”,氣血雙虧,脾胃不足,最易濕邪相犯而致產后吐瀉,水腫,惡露不行,肢體酸疼。
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的人通常活力不足,肌體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身體會比較低迷。所以每天晚上十一點前睡覺是最好的。
多運動。出門坐車,上班坐在電腦前,沒有體力消耗的身體代謝變慢,身體的運化能力隨之降低,活力不足導致陽虛。運動生陽,尤其是能夠讓身體出汗的運動要把皮膚這扇“窗戶”打開,借助運動產生的熱量將濕氣“蒸騰”出去。
三餐從簡甚至短期斷食,多吃粗纖維,減少身體的運化負擔。肥甘油膩吃太多了肥甘油膩食物吃的過多,加之胃腸動力不足,就會阻塞成為能量垃圾。
貼敷乃中醫外治的一種方法。不經消化道,不走肝腎,通過刺激,激發之氣,祛濕散寒毒,補虛清熱,改善亞健康。
看了的文章,我們知道了體內如果有濕氣有哪些表現。如果體內有了濕氣,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會引發各種婦科疾病,怎樣去除這些濕氣?的文章也為我們介紹了祛除濕氣的方法,按照這些方法下去,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讓我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