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可能會引發心臟病真的嗎
冰激凌、餅干、巧克力都是人們愛吃的食品,然而這些美味的背后卻存在著巨大的健康隱患。部分餅干、巧克力派、奶油蛋糕等休閑食品中,可能含有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2013年11月7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以人工反式脂肪酸可能引發心臟病為由,在從小甜餅到冷凍比薩餅的各類加工食品中添加人工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普通植物油經過人為變成“氫化油”過程中的產物。經過人工催化,向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中適度引入氫,就可以將液態不飽和脂肪酸變成易凝固的飽和脂肪酸,從而使植物油變成黃油一樣的半固態甚至固態物質。其中,有一部分剩余不飽和脂肪酸發生了“構型轉變”,從天然的“順式”結構異化成“反式”結構,就是我們說的反式脂肪酸。
脂肪是體內儲存能量的物質,由脂肪酸和甘油結合而成。體內的脂肪多數是人體自身合成的,但也有些種類的脂肪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膳食中吸收。
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主要來自動物產品和某些植物油(包括椰子油、棕櫚油和可可油)。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自植物油和海產品,其中橄欖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人們通過社會流行病學調查和毒理學試驗,逐漸認識到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危害實際上比動物脂肪還要大。這主要是由于其中的反式脂肪酸引起的,它增加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動物脂肪中的飽和脂肪酸還高。
衡量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一個標志是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膽固醇有兩種,一種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如果它的含量過高,就會慢慢地在動脈管壁沉積下來,形成粥樣小瘤,導致動脈硬化。一種是“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能夠防止粥樣小瘤的形成。
飽和脂肪酸能增加“壞”膽固醇的含量,相應地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反式脂肪酸除了能增加“壞”膽固醇的含量,同時還能降低“好”膽固醇的含量,相當于雙重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順式脂肪酸則沒有這個問題,有的順式脂肪酸反而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使在攝入量很少時(只占食物熱量的1%~3%),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仍然很明顯。
對此,世界衛生組織每天攝入的反式脂肪酸的量不要超過食物熱量的1%,大致相當于不要超過2克,吃一份炸薯條就遠遠超過了這個量(大約含5~6克反式脂肪酸)。所以經常食用快餐、糕點、油炸、焙烤等食品的人,就很難不超過這個限量而成為食品安全的者。
從2003年6月1日起,丹麥市場上任何人造脂肪含量超過2%的油脂都被禁,丹麥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人造脂肪設立法規的國家。此后,荷蘭、、等國家也先后制定了食品中人造脂肪的限量,同時要求食品廠商將人式脂肪的含量添加到營養標簽上。
2004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也,從2006年起,所有食品標簽上的“營養成分”一欄中,都要加上人式脂肪的含量。FDA同時提醒人們,要盡可能少地攝入人式脂肪。巴西也通報了類似的新,稱將自2007年7月31日起,強制要求在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簽中標注包括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含量的信息。
文章開頭所說,以可能引發心臟病為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于2013年11月7日在從小甜餅到冷凍比薩餅的各類加工食品中添加人工反式脂肪酸。
我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評估結果顯示,、廣州這種大城市居民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僅為0.34%,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的值(1%),因此它對我國居民總體健康風險很低。
但我們不可對此掉以輕心,因為仍有一些城市居民(約占0.42%)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超過了1%。相關部門,嬰兒食品中不得使用氫化油。在中國沒有和反式脂肪酸前,編者盡量不購買或少購買糕點、油炸、焙烤等食品。
地址:市海淀區西四環中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