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蕁麻疹有哪些類別和癥狀日常護理需要注意什么
許多新媽媽被產后蕁麻疹所困擾,發病時奇癢無比,痛耐。那么,產后蕁麻疹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哪些原因可能會誘發產后蕁麻疹?產后蕁麻疹有哪些類別和癥狀?日常護理需要注意些什么?這種疾病又該如何預防呢?
有些婦女在分娩后,身上突然長出很多疹子,無明原因,且奇癢無比,痛苦不堪,嚴重影響到當事人的正常生活和健康。這就是產后蕁麻疹,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病。
一般認為反應和自主神經功能失常是造成產后蕁麻疹的主要原因;按我國傳統醫學觀點,蕁麻疹可被視為風邪入侵人體所致。如得不到有效醫治則病勢加劇,甚至會發展為慢性蕁麻疹。
產后女性的免疫系統可能比較弱,這會影響到身體的很多正常的機能,對的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力嚴重不足,這是造成患有蕁麻疹的重要原因之一。
妊娠期的女性體內多燥熱,分娩過程中體內濕熱會爆發出來,在體表的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發生蕁麻疹。
食物對蕁麻疹的產生有很大的影響。產后,有些女性為了盡快補充營養,每餐必有大量葷食,而蔬菜水果卻很少。很多葷菜含有大量致敏物質,如雞肉、某些魚類等,它們是造成女性產后蕁麻疹的元兇之一。
除了身體上的巨大變化外,情緒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如產前的緊張與,初為人母的種種不適應等等。女性情緒波動大,心里失常壓抑,也是造成蕁麻疹的原因之一。
此為熱邪人體所致。多為急性發作。其病癥發生十分突然,病勢急促,皮膚上出現紅色風團,有嚴重的灼燒感,且瘙癢難忍。有時候還會出現發燒、怕冷、喉嚨疼痛、口渴難耐、心思煩悶、胸悶惡心、腹部漲痛等現象。此外,舌苔多淺薄,為白色或淡,脈搏又輕又快。
此為體外寒氣人體所致。皮膚上會出現粉紅或淡白色的風團,在低溫下尤其嚴重。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有時會出現頭部或疼痛情況,但沒有口渴癥狀。另外,舌頭表面色澤很淡,舌苔蒼白,脈搏輕快且緊繃。
血氣不足,受到風邪影響而發病。病情多有反復久久不愈。該病在下午和凌晨時分尤其嚴重,病人脾氣暴躁、不安、手腳心發熱、口渴但是不想喝水。另外,舌頭通紅,但無舌苔或只有少量淺薄舌苔;而脈位深沉,脈形細長。
身體孱弱不堪,面容缺乏血色,嘴唇蒼白。夢多而難于入眠,記憶力很差,心悸而汗多,疹色淡但很癢。常見于性蕁麻疹或或人工蕁麻疹。
在治療過程中,既要強調現代醫學的去除過敏源和改善自主神經的功能,也要注重傳統醫學所講的驅除風濕、補血養氣。
患者可適當多食用一些清涼解毒、除濕解熱的食物。綠豆、冬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產婦在用藥治療期間,不得哺乳,以防止藥物通過乳汁危及下一代。
過敏源的范疇非常廣。可能來自食物和藥物,也可能由呼吸或肢體接觸而進入人體。預防或治愈蕁麻疹,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遠離過敏源。該病如不能及時治愈,則可能為慢性。患者皮膚將出現風團和腫塊,患處奇癢無比,一天可能發病好幾次,痛耐。
蕁麻疹作為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積極治療固然重要,但科學護理也不可忽視。患者的日常護理,應當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風團處一般會覺得很癢,但是請勿用手撓。因為在撓癢的過程中,會對局部的皮膚造成強烈刺激,使得皮膚溫度上升,組織會更多的胺類等致敏物質,這樣致敏物質會隨著血液擴散。這樣一來不但不能止癢,反而使患處越發瘙癢,適得其反。
熱敷帶來的溫度刺激雖得一時之快,但會使得皮膚加速產生致敏物質,結果使患處更加瘙癢。其原理同上一條。許多人因為冬天泡熱水澡或睡覺時被子太厚而患上了蕁麻疹,其原因也在于此。
一方面,患者不要吃那些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或者藥物;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些抗過敏藥物來緩解過敏癥狀,或使用一些溫和的瀉藥來加速體內過敏源的排泄。
食物要新鮮而清淡,遠離刺激性食物或海鮮類致敏食物。居所安靜,常洗曬被褥,注意休息,多喝水以幫助排便。
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病情。情緒的激烈變化可能會誘發或加重病情,對疾病的恢復也不利。
患者應當保持居所衛生整潔,不飼養寵物,或是養花草等植物。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動植物產生的毛發(或花粉等)對患者造成刺激以加重病情。
溫度和濕度的變化,以及花粉、動物毛屑等因素等都可能是引起疾病的原因。起居有常才能減少上述因素的不良作用。煙酒、情緒、高溫等因素均會誘發或加重病情。一些衣物,如毛衣、橡皮手套等,還有某些日化用品都有可能刺激患者,致使發病或病情加重。
主要是指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刺激患者病情發作的食物,如海鮮、罐頭肉類或碳酸飲料等。此外,過于酸辣的食物也不宜多食,因為它們會延長食物食物停滯在消化道的時間。食物停留的時間越長,產生的肽類物質就越多,發生疾病概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