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經營和融資情況向好
本報訊(記者 潘福達)央行近日發布《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9)》。報告表明,2018年我國各地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經營和融資情況向好。
在2018年,各地區金融運行總體穩健,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信貸投放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從地區來看,全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加權平均增長率分別為6.7%、7.8%、7.4%和5.1%,東部地區仍是全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中西部地區貢獻率有所上升,東北地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東部地區繼續發揮著對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領和“穩定器”作用,民間投資、高新技術投資快速增長,新興經濟業態逐步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第三產業占比提高至54.6%。
2018年,央行對全國1200家民營企業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民營企業經營和融資情況向好,民營企業融資需求滿足度較高,大型民營企業、高技術制造業民營企業和成立5年以上的民營企業融資渠道更加多元化。從滿意度上來看,6成企業滿足程度在80%以上,近兩成企業融資滿足程度達到100%。51%的小微企業認為資金狀況“不松不緊,比較正常”,僅有2.6%的小微企業表示資金狀況非常緊張。
從融資結構看,大型民營企業、高技術制造業民營企業和成立5年以上的民營企業融資更加多元化,對銀行貸款依賴度更低。大型民營企業67%融資來自銀行貸款,債券、股票、應收賬款融資和其他融資占比分別為5%、9%、4%和15%;中型和小微民營企業銀行貸款占比分別為76%和95%。
數據顯示,民營企業經營情況總體改善。樣本企業所有者權益較上年增長4.8%,超5成企業認為2018年的經營狀況較好,近7成企業資產負債率在50%以下,超5成企業認為資金狀況比較正常。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