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惡露的異常與注意事項
產后的時候,產婦需要知道惡露的恢復情況,要知道怎樣才是正常的。而本文就是以產婦健康的情況來告訴您,產后惡露的異常與注意事項有哪些。希望可以幫助新媽媽盡快恢復,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母乳喂養以及育兒工作。
產后惡露異常
如果惡露有臭味,或紅色惡露、白色惡露過多及持續時間過長,反不盡復,那就說明惡露異常。惡露異常多是某些疾病的表現,以產褥期出血和感染最為常見,產后惡露異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產后出血:
胎盤娩出后,子宮內壁的胎盤創面有大量的開放血管,產后均有出血,一般出血量為150—300毫升左右,24小時內超過400毫升者,稱為產后出血。
子宮收縮無力、胎盤滯留或殘留、宮頸及陰道撕裂、孕婦患有貧血等,都可引起產后出血。產后出血后果嚴重,決不可麻痹大意。據調查,產后出血是孕婦死亡的主要原因。
2、產褥感染
產褥感染在醫療衛生差的地區較為常見。分娩時器械消毒不嚴或產時進行過多不必要的陰道檢查,產后不清潔,都可引起產褥感染。除惡露異常外,多有發燒、腹痛等癥狀,嚴重者還可形成腹膜炎,甚至敗血癥、中毒性休克。產褥期保健不當也是引起惡露異常的重要原因。產后24小時后應下床活動,可幫助子宮復原及有利于惡露排出。然而有些產婦長期不下床活動,暑熱天氣也關門閉戶。一些無知的丈夫還在產褥期強迫與妻子行房事,造成陰道黏膜破裂、子宮內膜感染,造成惡露異常。
產后惡露注意事項
1、如果產后2周,惡露仍然為血性,量多,伴有惡臭味,有時排出爛肉樣的東西,或者胎膜樣物,子宮復舊很差,這時應考慮子宮內可能殘留有胎盤或胎膜,隨時有可能出現大出血,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2、產后發生產褥感染時,會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這時,產婦有發熱、下腹疼痛、惡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癥狀。這時的惡露,不僅有臭味,而且顏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漿液性,而呈混濁、污穢的土褐色。
以上主要針對產后惡露多久干凈及產后惡露注意事項等知識做了詳細的介紹,希望對產后新媽媽們有所幫助,當發現產后惡露有異常時需要及時采取措施。
產后惡露的異常與注意事項已經告訴給各位新媽媽們了,希望新媽媽們可以注意觀察,要確保自己的惡露正常,如果發現異常為了健康,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