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產房醫生的私房話
導樂分娩——混亂的產科病房、忙碌的醫生、緊張的面孔、對面產床上新母親夸張的喊叫喊……這一切,讓剛剛給自己鼓足勇氣的產婦又重新泄氣起來。而徹底地放松、積極與醫生合作才是縮短產程的捷徑。導樂分娩就是顧及到產婦的心理需要,把產床設在單獨的房間,由一位年齡稍長、經驗豐富的助產士陪同進行的分娩方式。助產士會在產程的不同階段給出細心的指導、陪產婦聊天,讓恐懼中的準媽媽感覺安全。
笑氣——笑氣的學名叫一氧化二氮,是一位英國化學家發現的。據說他因一次偶然吸入了這種氣體結果情不自禁大笑一場,才有了“笑氣”這個有趣的名字。“笑氣”有麻醉鎮痛的作用,可以被運用到分娩過程中減少痛苦。宮縮的陣痛越來越密集,第一輪的痛剛剛忍過,下一輪又卷土重來。根據個人情況選擇笑氣吸入是更人性化的措施之一,在宮縮密集的時候吸入,且不影響產程,是產婦的好幫手。
健身球——臨床調查發現,生產過程中絕大部分痛苦集中在開骨縫期間。從開始出現子宮收縮到開齊10指大約需要10個小時左右。目前,國內各大醫院產房里都備有健身球,為的是幫助加快產婦開骨縫的速度,減少痛苦,縮短產程。
鎮定劑——與笑氣吸入的效果比較類似,目的也是為了減少產痛。
無痛分娩——麻醉師參與產程,感受不到了宮縮也就感受不到了疼痛,操作得當,幾乎感覺不到什么痛苦就可以自然分娩。
產痛究竟是怎樣一種痛?
出場醫生:李小梅醫生,34歲,兒子7歲
私房話:
我覺得所有沒有任何指征的女性都應通過自然分娩的方式迎接寶寶的到來,想當年,我如果不是因為B超發現腹中寶寶臍帶繞頸三周不得不進行剖宮產外,真想體驗一把自然分娩的快樂。
關于產痛——那究竟是怎樣一種痛?
產痛一直是讓女人們甘愿忍受剖宮手術生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我本人對很多經歷過自然分娩的女人的經驗來看,每個人對產痛的描述都不太一樣。從理論上講,產痛應該是一種由于子宮肌肉收縮而帶來的陣痛,有很多過來人說產痛有點類似于排大便時的那種感覺,也有人說幾乎感覺不到痛。但幾乎所有的人都說產痛只是一種巨大的不適,與想象中那種被利器劃破皮膚的“切膚之痛”完全不同。
剖宮產率為什么高居不下?
原因很多。從產婦本人的角度來說,現在大部分女人一生只生育一次,對自然生產的過程不了解,所以千方百計要求醫生為她實施剖宮產。其實生育根本上還是女人自身完成的一個工作,醫務人員只是協助,或者在真的出現危險時提供醫療幫助。現在很多產婦從心理上就害怕自然分娩,那些被醫生要求自己生,結果生不下來又只好進行手術的產婦很多都是戰勝不了自己的心理關。如果產婦自己認為自己肯定生不下來,那么醫生再怎么幫忙也是徒勞。這樣的情況往往是醫生不落好,產婦會說都怪醫生,早要求剖不給剖,讓我受了這番罪才給剖。其實受“二茬罪”是產婦對自己分娩的信心不足造成的。如果不適合自己生,醫生一般都會事先建議手術生產,不會讓產婦冒險。現在,國家為了控制過高的剖宮產率,嚴格規定必須有指征的產婦才能進行手術產。而所有的指征當中,產婦的心理狀態,也成為了其中的一項。這是以前沒有的一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