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應當知道的分娩問題
分娩問題二:
產婦進入產房后是怎樣的一個分娩流程呢?
產婦在宮口開大23cm時,由護士護送入產房,助產士接收產婦后,檢查宮口開大情況,聽胎心率,行胎心監護(入室試驗)。如胎心監護正常,則在待產室待產,助產人員定時進行胎心率檢查(通常一小時聽一次,根據情況間斷行胎心監護,也有學者建議行產程中全程監護)、檢查了解宮頸口開大情況(一般情況宮口開大3cm前每4小時檢查一次,開大3cm后第2小時檢查一次,可根據情況也有所調整)及胎頭下降情況。
正常從臨產到子宮頸口開大3cm平均需要8小時,從宮口開大3cm到宮口開全需要4小時,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需要12小時,所以,生孩子大概需要1214小時。胎頭在這個過程中應不斷地下降,平均每小時下降0.83cm,如果通過觀察超出以上界限,則為不正常,也就是超出正常分娩范疇,助產士就要報告醫生,醫生再全面檢查,找到可能的原因,予以處理或觀察,有時可能要改為剖宮產。只要在此范疇內,產婦不要太著急,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呼吸,以利于順產。因為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導致難產的第四個重要因素,常時間處于焦慮、不安和恐懼的精神心理狀態,會導致宮縮乏力、胎兒窘迫等。
另外在分娩過程中,胎心監護異常或羊水異常(污染)時,助產士也需要報告醫生,醫生行全面檢查綜合考慮后,作出繼續分娩或是改剖宮產。另外,在觀察產程過程中,每46小時測血壓一次,每24小時讓產婦排尿一次。初產婦當子宮口開全時(開大10cm),經產婦開大4cm時,產婦從待產室進入產房,在產床上分娩,這時產婦可以用力使用腹壓,有助于胎兒娩出。
胎兒娩出后,助產士要給新生兒處理臍帶、測量身長及頭的各徑線、稱體重、在新生兒病歷上打母親拇指印和新生兒足印。分娩后,產婦要在產房觀察2小時,視其是否會出血,每0.51小時按壓子宮一次,以促進子宮收縮和觀察出血情況。并且讓寶寶與母親皮膚接觸半小時以上,吸引乳頭。然后才出產房,回病房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