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側切與撕裂有哪些區別
分娩側切與撕裂有哪些區別?不是準媽媽在分娩過程中曾遇到這樣的尷尬,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就被醫生給剪了一刀,弄得正在忍受疼痛的媽媽們不知所措,那么,分娩側切與撕裂有什么區別?是一樣的嗎?對母嬰健康有沒有影響?
到懷孕末期,外陰部變得又腫又軟,多虧這種變化,陰道口周圍在分娩時才能很好地擴張,以便讓嬰兒通過。但是,初產婦擴張情況不好,分娩的速度快,在還未充分擴張時胎兒就出來了。這是就會出現從陰道到會陰的撕裂。醫生為了不出現會陰撕裂,用手控制著胎兒前進。等待著陰道口的擴張,這叫做保護會陰。但是為了不使分娩時間拖長,要在撕裂出現前切開會陰。
比起撕裂的傷口,還是切開的傷口恢復得快,而為了干凈也是積極施行會陰側切術的理由之一。施行切開手術,是在做陰部神經麻醉或陰道口周圍的皮下浸潤麻醉以后,從陰道到會陰切開3厘米左右。在分娩后將刀口縫合。
會陰側切的好處:
能減少產后7天內發生的后期會陰損傷、縫合和愈合并發癥等。防止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和認為外科切開術容易修補且愈合的更好。
實施會陰側切術須注意:
有限地使用側切并不會造成更多不良的后果,如陰道或會陰損傷、疼痛、性交困難或小便失禁。唯一的缺點是會增加前期會陰撕裂的危險性。對于一些條件允許不用做側切就能順利分娩的媽媽,會增加一些無謂的痛苦。而且,側切的傷口也許在生理上會很快恢復,但對一些媽媽心理上的影響揮之不去。會陰切開術作為順產過程中的常規手術,只適用有限地使用,但在國內卻占陰道分娩的90%左右,而國外比例為20%左右。
為什么國內要如此普遍地采用會陰側切呢?不側切一定會有會陰撕裂的危險嗎?客觀地說,側切不應該作為常規手術應用在臨床,但是準確判斷產婦是否需要側切需要有很多前提條件,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需要。
側切與撕裂是屬于不同的情況,但是準媽媽們也不要過于擔心,并不是所以選擇順產的媽媽都會遇到側切或者會陰撕裂的情況,所以,媽媽們還是放寬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