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不當反而害了寶寶
我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歷代文獻都有孕婦多看美景,常聽悅耳的音樂,多接觸各種美好的事物,盡可能保持愉快樂觀情緒的告誡。讓胎兒間接地接受胎教,能促使胎兒在母體健康地生長發育。古人的這些論述無疑是正確的,即使在今天看來也非常合乎科學道理。
然而近年來有人卻大力提倡讓胎兒直接聽音樂,于是胎教音樂在許多城市興盛起來,似乎只要推行這種胎教音樂就可以生育出智商極高的神童來。
不久前,某市一位女士帶著2歲半的兒子前往醫院就診,醫生發現該幼兒嚴重失聰,無論對孩子進行何種音響刺激均無反應。仔細檢查后發現孩子的耳蝸神經已經損壞,無法救治。經醫生詳細詢問,得知該幼兒的耳朵并未受過外傷,也未得過可引起的疾病,更未使用過鏈霉素一類可能導致耳聾的藥物,家長這才想起可能是由于胎教不當所致。原來該女士在懷孕3個月時,輕信有關聽胎教音樂的傳言,每天將耳機放置在腹部讓胎兒直接聽音樂1個小時,結果事與愿違,非但未能提高兒子的智商,反而造成孩子終身的聽力損害。至此,這位女士追悔莫及。
其實讓胎兒聽音樂,目前還只能說是一種探索。究竟效果如何,還很難做出準確的科學結論。因此對待胎教音樂一定要慎重,決不可肆意施行。須知胎兒的聽覺器官和聽覺神經在發育地過程中是非常脆弱的,對2000赫茲以上的高音頻尤為敏感。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其高頻部分會有較大的損耗,所以孕婦聽音樂對胎兒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把傳聲器貼在孕婦腹壁讓胎兒直接聽,沒有了空氣中的消耗,高頻音會損傷胎兒內耳基底膜上的短纖維。孩子出生后雖然還能聽到正常的說話,但對高頻音卻很不敏感,往往悠揚的音樂在他們聽來會變得單調、平淡,到了中老年還會提前出現耳聾。節奏過強、力度過大的音樂,還會導致胎兒中耳性聽力下降。根據有關部門不久前對市場上出售的胎教磁帶進行抽查,發現違反上述限制和規定的產品充斥市場,合格產品很少。有的磁帶雖然標明其頻率為500至2000赫茲,但實際檢測的結果卻發現其音竟然高達4000至5000赫茲以上。倘若使用此類高音頻磁帶進行胎教,勢必造成胎兒嚴重的聽力損害。像這樣的磁帶,普通消費者甚至一般、科大夫也無法辨別其是否符合規定。
另外,并不是好聽的音樂就是好的胎教磁帶,合格的胎教音樂應該有助于孕婦在整個妊娠期間保持良好的狀態和愉快的心情,感覺呼吸通暢,胸悶消失,全身放松。嚴格的胎教音樂在頻率、節奏、力度和頻響范圍等方面還應盡可能與宮內胎音合拍。
應當指出,胎教和優生優育是一個綜合性的科學生活積累的過程,不可急于求成,所以絕不可輕信和濫用胎教磁帶,尤其是那些偽劣產品或質量低劣的胎教磁帶,更要嚴格禁止使用。專家認為,在不能判斷胎教音樂的優劣時,與其讓胎兒自己聽音樂,還不如高度重視繼承發揚傳統胎教的原則和精神為好,那就是孕婦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孕婦聽悅耳動人的音樂,讓胎兒通過媽媽的耳朵“聽”音樂,在媽媽的保護下,舒暢安全地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