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的歷史很悠久
很多人認為胎教是現代科學的產物,其實不然,早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有胎教的說法了。你是不是覺得很新奇,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現在的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從孩子零歲之前就開始下工夫了——懷孩子之前的半年,丈夫就要戒煙戒酒鍛煉身體,妻子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懷孕后,有條件的都要進行胎教:音樂胎教、語言胎教、撫摸胎教等,不一而足。有人開玩笑說,下一代的競爭,從娘胎里就開始了。
“胎教”一詞,2000多年前已有
“胎教”一詞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劉澤倫教授向記者介紹說:“據說在周朝之前就有胎教觀念了。”西漢人劉向編寫的《列女傳》記載:周文王的母親懷孕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能以胎教”。西漢賈誼在《新書》中也提到“胎教”一詞。這就是說,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就已經有了“胎教”一詞。到了魏晉南北朝和唐朝的時候,當時的醫書中已有了“胎教”這一門類,說明胎教已經成了祖國醫學的一個分支。到了近代,康有為、蔡元培都提出了設立“胎教院”的主張。
古代胎教對當今的胎教有著啟迪意義,但并不是一回事。現在所謂的胎教,實際上是對胎兒生長發育的一個良好的維護與促進。胎教本身不屬于教育的范疇,之所以還用“胎教”這個詞,是因為廣大老百姓都是這樣稱呼的,因此,就一直沿用下來了。
古代的胎教與現代的胎教不同,但是對現代胎教起到了啟迪的作用。從胎教的歷史我們就可以看出,胎教對寶寶的發育是很重要的。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