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的誤區
不少爸爸媽媽從決定要孩子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翻閱了大量的書籍,在網上查閱了大量資料,收集了很多研胎教方面的資料。等確定妻子懷孕后就開始實施胎教。其實恰當的胎教對胎兒有很好的作用,但不好的胎教也會對胎兒有不好的傷害作用。
醫學研究證明,良好的胎教確實能夠明顯提高新生兒的行為能力。胎教應當受到重視,但一些年輕準爸媽過度刻板的胎教行為卻不利于腹中寶寶的發育。
研究:胎教的新生兒 評分較高、生病較少
胎兒真的能聽到聲音嗎?胎教真的能讓嬰兒更健康聰明嗎?在“新生兒行為神經”測試中,對53例孕婦進行新生兒行為神經評估檢查,專門看小孩的反射和肌肉運動,在“行為能力”部分,胎教組和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評估總分滿分者,胎教組占77.4%、對照組占37.7%。經過胎教的新生兒評分較高、生病較少。
胎教誤區1、胎教音樂只認莫扎特
眼下,胎教最流行的無疑是胎教音樂,各種世界名曲、童音、小夜曲等都被準父母們列入胎教音樂之列,而莫扎特的音樂更是不少準家長們的首選。但有不少人,不管自己是否喜歡,只認莫扎特的音樂,翻來覆去地聽,即使孕婦聽得頭暈腦脹,仍然“堅持”;有的準媽媽特地對著肚子放音樂。
專家說,胎教過程中的一些強迫孕婦接受自己不喜歡事物的行為,不利于胎教。專家說,音樂胎教時,應控制在70分貝左右,1000赫茲左右,每5-10分鐘休息一下。總的時間和音量以媽媽聽著舒服沒有壓力為準。
胎教誤區2、動得太多或太少
每天上午10點和下午3點,準媽媽每隔一天就會來學孕婦瑜伽課程,丈夫有空的時候也會陪她來,站在門口笑瞇瞇地看著她。
但是,有些女性一懷孕就休假在家,唯恐坐車走路驚著寶寶。又有些女性則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好,孕期不僅工作量不減,而且還到處旅游。過度運動或完全不動都對胎兒不太好。其實,每個孕婦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胎教方法。
胎教誤區3、孕期胎教,最后卻選擇剖宮產
如今選擇剖宮產的產婦太多。其實順產的過程也是一種很好的胎教,很多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努力胎教,臨產時卻沒有選擇有利于胎教的分娩方式,非常可惜。
自然分娩寶寶在經產道時會隨著吞咽動作吸收媽媽產道的正常細菌,讓他們很快有了正常菌群,中國適齡女性產道有27種微生物,對寶寶免疫系統發育非常重要。分娩的過程中子宮有規律的收縮能使胎兒肺臟得到鍛煉,肺泡擴張促進胎兒肺成熟,小兒生后很少發生肺透明膜病。同時有規律的子宮收縮及經過產道時的擠壓作用,可將胎兒呼吸道內的羊水和粘液排擠出來。新生兒的并發癥濕肺、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可大大地減少。
專家:胎教適量,心情放松最重要
適量量的胎教,肯定對胎兒有好處。但是,胎教也不像某些人以為的就是胎兒智力、情商的決定因素。孩子的健康是由包括遺傳、母親體質、孕期營養、孕期心情、胎教等各種綜合因素影響的。
準媽媽不生病、不濫用藥物、營養豐富、心情愉快,通過臍帶對子宮帶來豐富的血供,對胎兒就特別好。而寶寶出生后的養育環境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和情商的發育,準父母不要過度迷信胎教。
本文介紹了胎教的誤區。其實胎教到底有沒有作用,我有時候很懷疑。我當初剛懷孕的時候,去產檢,與醫生聊起胎教,醫生說不用特意做什么胎教,大人喜歡什么就做什么,每天開開心心的。但現在胎教那么流行肯定有他合理的原因,只要在實施胎教的過程中,不把胎教當負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