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胎教給了我們有益的啟迪
胎教這個現代化的詞匯其實并不是現代才有的,早在中國古代,胎教就早已有之。這讓我們覺得很好奇,古代人的胎教與現代的胎教是否相同呢?這一點我們只有看了才會知道。不過,在看之前,我可以和你透露一下,在有些地方上,中國古代的胎教與現代胎教有著驚人的相似,而且在有些方面還很值得現代胎教進行借鑒呢。
“胎教”一詞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劉澤倫教授向記者介紹說:“據說在周朝之前就有胎教觀念了。”西漢人劉向編寫的《列女傳》記載:周文王的母親懷孕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能以胎教”。西漢賈誼在《新書》中也提到“胎教”一詞。這就是說,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就已經有了“胎教”一詞。到了魏晉南北朝和唐朝的時候,當時的醫書中已有了“胎教”這一門類,說明胎教已經成了祖國醫學的一個分支。到了近代,康有為、蔡元培都提出了設立“胎教院”的主張。
看了中國古代的胎教,我們不禁感到非常神奇。中國人對于生育健康的認識是如此之早。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中國古代胎教與現代胎教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古代胎教對當今的胎教有著啟迪意義,但并不是一回事。現在所謂的胎教,實際上是對胎兒生長發育的一個良好的維護與促進。胎教本身不屬于教育的范疇,之所以還用“胎教”這個詞,是因為廣大老百姓都是這樣稱呼的,因此,就一直沿用下來了。
早在周朝,中國人就已經有了胎教的觀念,這無疑不讓人嘆為觀止。在那么早的時期,中國人就能夠意識到胎教對于母嬰健康的重要意義,實在難得。雖然,古代的胎教與現代的胎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差異,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而且,在現代胎教中我們還能找到很多古代胎教的影子。我們也能夠從古代的胎教中獲得很多有益的啟迪,為我們完善現代胎教方法提供了大量有益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