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剖腹產傷口的分類
現在很多人在分娩時都會選一個黃道吉日作為寶寶的出生日期,讓寶寶出生在吉日良辰成為剖腹產盛行的主要原因。但剖腹產也存在很大的風險和危害,它增大了分娩的風險,網編小編在此還是建議媽媽們應該遵循自然生產方式,只有當自身和胎兒有一些特殊情形必須要剖腹產的,才應考慮這個不得已的方式。
下面讓母嬰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剖腹產傷口的分類:
橫切傷口
傷口高度約在恥骨聯合上方3、4厘米,傷口長度大約10-15厘米。皮膚、皮下組織、筋膜都是橫切,但是到了腹直肌則在中線處縱剖而進入腹腔內。
縱切傷口
傷口介于肚臍與恥骨聯合之間的正中線,傷口長度大約15厘米。
橫切與豎切只是手術切口選擇的問題。橫切是以色列人開創的一手術方式,主要是利于術后早期拔尿管、切口因重力的作用壓力較小利于康復等等。不管橫切與豎切,再次妊娠都強調必須在三年以后,否則很容易會發生子宮破裂等現象。
刀口順序
所謂的剖腹產并不是劃開一刀就能取出胎兒,剖腹的方式是先在孕媽咪下腹部劃開約15公分左右的傷口,再依序切開皮下脂肪、肌膜、腹肌、腹膜層、子宮肌肉層,最后是劃開羊水腔,然后娩出胎兒。在取出胎盤后,用可吸收的“腸線”,俗稱“美容線”依序縫合以上各層,最后再縫合腹部皮膚。
麻醉方式
目前剖腹產多半采取半身麻醉,由麻醉醫師決定麻醉的方式并執行,因為媽咪因半身麻醉而產生的風險較低,同時麻醉藥也不會透過胎盤影響到胎兒。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才會進行全身麻醉,例如下半身施行麻醉的部位有感染、媽咪有凝血問題,或是媽咪極度害怕在清醒的情形下剖腹。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