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懷孕平和琯溪蜜柚遭遇“李鬼” 地理標志產品屢被侵犯劉永輝
地理標志產品屢被侵犯之憂
近日,記者隨國家質檢總局在福建省平和縣蜜柚質量示范區采訪時發現,作為地理標志產品的“平和琯溪蜜柚”,正被假冒問題所困擾。“被冒充的不僅僅是平和琯溪蜜柚,很多地理標志產品都遇到這樣的問題!备=ㄊ∑胶兔坭之a業聯合會會長林啟明對記者說。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與專利一樣,地理標志也是一種知識產權,而且面臨著更為嚴重的侵權問題。
李鬼假冒李逵
林啟明常常被人問這樣一個問題:“你們平和琯溪蜜柚怎么有時候那么好吃,有時候不那么好吃?”他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因為他們吃的平和琯溪蜜柚很可能是假冒的!”
琯溪蜜柚是福建省平和縣的傳統名果,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并以“平和琯溪蜜柚”的名字獲得了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但這個名字卻常常出現在其他地方所產的柚子上。
據福建省質監局介紹,市場上出現了以其他種類蜜柚假冒正宗平和琯溪蜜柚,或以外地引種琯溪蜜柚假冒平和本地產琯溪蜜柚等假冒現象!岸覟榱烁偁,價錢總是要比正宗的平和琯溪蜜柚每公斤便宜5毛錢!绷謫⒚鞲嬖V記者,市場上所謂的“平和琯溪蜜柚”每年有近千萬噸,但真正的平和琯溪蜜柚年產只有120萬噸。他們曾去北京新發地市場考察,發現很多外地柚子假冒“平和琯溪蜜柚”。
平和縣50萬農業人口中有40萬人從事蜜柚相關產業,老百姓90%的收入都來源于蜜柚!霸a地是一個標志,一種品牌,這種假冒對我們的傷害很大,很可能發生劣幣驅逐良幣、李鬼取代李逵的現象!绷謫⒚髡f。
此外,陽澄湖大閘蟹、五常大米、涪陵榨菜、安溪鐵觀音、贛南臍橙等地理標志產品,都被假冒問題困擾。比如贛南臍橙,還未采摘便已“上市”,以致其原產地贛州市果業局每年在贛南臍橙正式開采的當天都要對外發表聲明:此前市場上售賣的“贛南臍橙”皆為假冒產品。
脆弱的知識產權
地理標志又稱原產地標志,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具體包括來自本地區的種植、養殖產品以及原材料全部來自本地區或部分來自其他地區,并在本地區按照特定工藝生產和加工的產品。
據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介紹,地理標志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重要領域。在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中,地理標志是同專利、版權、商標、工業設計、集成電路等并列的七大知識產權領域之一,是高質量、高品質的象征。
“地理標志所保護的產品,具有獨特的質量特性和風格,這種特性主要來源于產品的地理條件,如特定區域的土壤、氣候、水質等自然因素和技術、傳統等人文因素。法律對這樣的產品用知識產權的規則給予特定保護,不得假冒或侵占!眲⒄妆蛘f。
然而,這是一類脆弱的知識產權,極容易遭到侵權。比如陽澄湖大閘蟹,盡管有了防偽戒環這種“一蟹一碼(二維碼)”的防偽手段,但仍然收效甚微。不法經營者不僅連防偽戒環都造假,甚至在網上公開售賣真實的防偽戒環。普通蟹傍上“陽澄湖大閘蟹”,價錢可以提高10多倍。
事實上,地理標志產品本身是有著嚴格的質量管控的。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擬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應根據產品的類別、范圍、知名度、產品的生產銷售等,分別制定相應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或管理規范。比如,平和縣制定了《琯溪蜜柚綜合質量標準》,對琯溪蜜柚的可食率、果皮厚度、總酸度、包裝、運輸等都做了明確規定。
“地理標志是一種公共商標,誰都可以申請使用,但前提是必須滿足我們的標準!绷謫⒚髡f,如果哪家企業想使用“平和琯溪蜜柚”這6個字,可以向他們申請,他們會對其生產技術等提出要求。但現實情況是,他們很少接到主動申請。據了解,常見的地理標志侵權現象有兩類:擅自使用或偽造地理標志名稱及專用標志;不符合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和管理規范要求而使用該地理標志產品的名稱。
維權之路在何方
目前,我國對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主要涉及質檢、農業和工商3個部門。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細則》以及農業部發布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都強調了打擊假冒侵權行為。此外,國家工商總局依據《商標法》《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等規定,將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進行監管。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的地理標志保護是一個松散的體系,制定政策、規章的部門不同,目的也不一致。比如,質檢和農業部門將地理標志作為一種質量標志來管理,工商部門則是將其作為商標來管理。在保護內容、申請程序、違法處置等方面又不相同,相互之間缺乏有機聯系,容易引發權利糾紛和執法沖突。
而且,在實際執法過程中,也遇到問題。平和縣曾組織工商、農業等部門人員組成打假隊,到全國平和琯溪蜜柚主銷區開展反假冒、反侵權行動,甚至開展跨省聯合執法,但效果并不理想!霸诒究h地區,我們有行政管轄權,可以管理好假冒行為。去外地打假,只能通過跨省聯合執法或者當地工商等部門協查。但一些地方有地方保護主義,打假很難操作!逼胶涂h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此外,違法成本太低也給維權制造了障礙。比如《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對懲處地理標志產品假冒行為沒有直接作規定,而是要參考《質量法》等法律。根據《質量法》,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可吊銷營業執照。事實上,這種懲處并不嚴厲。
多年來,很多專家、企業多次呼吁要把各部門關于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規章上升為條例或國家立法,但一直未果。劉兆彬認為,加快相關立法進程是當務之急。
(本報記者 陳海波)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