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恬園除了“血瀑布” 南極冰下湖還藏著哪些秘密比基尼美女動態圖片

  • 來源:互聯網
  • |
  • 2017-05-07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條宛如鮮血般紅色的瀑布經泰勒冰川流入麥克默多干河谷——這是南極的一道奇特景觀“血瀑布”。發現這條瀑布的澳大利亞地質學家認為瀑布只是被紅藻染紅。但后來研究人員發現,水之所以呈紅色是因為其中的鐵元素和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鐵。而據外媒4月26日報道,科學家現在又發現這種富含鐵元素的水來自于一個冰下鹽湖。

  最近,困擾科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南極“血瀑布”謎團終于被解開。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發現,血瀑布的源頭是一個距今100萬年前形成的冰下鹽湖。盡管被埋藏在冰川下百萬年之久,但湖水沒有凍結,血瀑布也不會枯竭。

  血瀑布聽起來有點恐怖,但實際上它是南極的一道奇特的景觀——一條瀑布像是撕裂的傷口,水如鮮血一般殷紅。

  血瀑布為什么會“血流成河”?南極的冰下為何還有不結冰的湖水?除了讓血瀑布成為難解之謎外,南極冰下的水世界還藏著哪些秘密?

  瀑布“血水”來自冰下湖?

  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洲,存在著一處罕見的自然景觀,那就是澳大利亞地質學家于1911年偶然發現的血瀑布,這條宛如鮮血般的紅色瀑布經泰勒冰川流入麥克默多干河谷,因為流淌出的紅色液體好似血液,因此得名血瀑布。

  傾瀉著紅色之水的血瀑布與白色的冰川形成鮮明對比,一直令探險者感到困惑不已。對于血瀑布的形成原因,有過很多推測。

  起初,因為瀑布的水呈現出鐵銹一樣的顏色,它被認為是由于某些藻類生長所致。但在2003年,該理論被推翻,研究人員稱出現血瀑布的原因是瀑布的水里富含鐵元素。當水中的鐵元素接觸到空氣之后,和氧充分反應變成氧化鐵,因此水就變成了血紅色。但又一個問題接踵而來,這種富含鐵元素的鹽水源自哪里呢?

  為了確認鹽水的位置,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和科羅拉多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溫度探針在-19℃的冰川下尋找-5℃的鹵水。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血瀑布的源頭是一個形成于100萬年前、如今被掩藏在冰川下的大湖。利用回聲定位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探測到血瀑布所在的泰勒冰川下的水流運動。這說明盡管被埋藏在冰川下萬年之久,但湖水卻沒有凍結。

  冰下湖水緣何沒有凍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極大陸常年被厚厚的白色“被子”——冰蓋覆蓋,為什么冰蓋下居然會出現沒有凍結的湖水呢?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波指出,科學界目前認為冰下湖有5種形成原因。第一種是遠古時期存在的水體——可能是內陸湖也可能是跟海水相連的水體,隨著冰蓋的發育,將水體封存起來,形成冰下湖。第二種是冰蓋底部基巖地熱活動異常,溫度過高的基巖地熱將冰蓋底部融化,形成冰下湖。這也是形成冰下湖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冰下湖的成因皆緣于此。第三種是當冰體的厚度超過3000米,并配合冰下基巖地熱活動和冰流過程,冰蓋底部達到了壓力融點,就會融化產生水體,形成冰下湖。第四種原因比較特殊,是冰下有活火山。活火山造成部分冰體融化成水體,形成冰下湖。但這種成因的冰下湖只存在于西南極,東南極并不存在。第五種是冰蓋底部存在熱巖,熱巖可以持續釋放熱量,因此產生水體形成冰下湖。“雖然每個冰下湖的溫度可能不盡相同,但不管是這5種原因中的哪種原因形成的冰下湖,其水體溫度都在壓力融點之上,因此不會結冰。”孫波說。

  其實南極不只有這一個形成血瀑布的冰下湖,上世紀末,俄羅斯和英國科學家在俄羅斯東方站附近的冰下,發現了地球上最大的冰下湖——東方湖,這也是在南極發現的第一個冰下湖,面積達14000平方千米,被封存在冰蓋之下約4000米處,與世隔絕至少1500萬年。此后,科研人員借助冰雷達、物探手段,又發現了近幾百個冰下湖。

  冰下湖蘊藏生命起源線索?

  事實上冰下湖遠不止造就了血瀑布這么簡單,在這個位于冰下約400米的高鹽分湖泊的惡劣環境中,仍然有細菌生存。這些頑強的生命依靠硫和鐵的化合物生活。研究人員稱,自從冰川將這座湖泊掩蓋,創造了如此寒冷、黑暗、無氧的生態環境時起,這種細菌菌落就被與世隔絕了約150萬余年。科學家認為,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仍有生命存活,也讓人們有理由相信太陽系存在

  類似外星生命的可能,比如在火星和木衛二極地的冰蓋之下或許也存在類似的細菌。

  除了這個鹽湖中有細菌生存之外,在其他的冰下湖,例如東方湖中還可能暗藏著生命起源的線索。在對提取自東方湖冰蓋底部的冰樣進行研究后,美國生態學家普利斯庫指出,湖中有可能生活著微生物。更重要的是,科學家還估計,渾然天成的環境可能使這個冰下湖在千百萬年中未曾發生變化,這意味著其中可能蘊育著獨立進化的微生物。北京師范大學冰川學專家効存德說:“由于幽暗(無光)、低氧和低營養環境,冰下湖泊中的微生物想必是一種原始生命形態,可能對生命起源有重要線索,所以生命科學家都表現出強烈興趣。”

  孫波表示,冰下湖還與海平面的變化存在聯系,動態冰下湖的水會影響冰蓋的穩定性,以致影響全球海平面變化。此外,冰下湖的湖水屬于低溫水,且大部分是低溫淡水,一旦大量低溫冷水排放到大洋,還將會影響全球海洋的溫鹽環流。

  冰下湖為啥那么難看“透”?

  因為研究非常少,加上未知領域很多,冰下湖們正成為地球最后的秘密之一。

  効存德不無遺憾地說,目前國內外對于冰下湖的研究都不多,究其原因還是研究太難,所有的關于冰下湖的猜測主要還是借助間接方式——如冰雷達形成的。冰雷達或稱無線電回波探測,是冰川學家調查南極冰蓋冰下特征的主要方法。在過去幾十年里,冰雷達被廣泛用于測量冰蓋厚度、內部構造和冰下地貌,這些參數是計算冰蓋體積和物質平衡、重建過去冰雪積累和消融率以及冰蓋動力和沉積過程的基礎。

  “大面積的冰下湖探測是通過機載冰雷達實現的,做出來的底床圖叫bedmap,科研人員通過拼圖,就能把水下的山、湖繪出來。”効存德說,由于人類無法直接觀測到冰下湖,甚至缺少合適的方法做到觀測與無污染采樣,目前對于冰下湖及其生命形態的認知還不夠。“冰下系統的過程、分布、與外界(海洋)的聯系都不清楚。”但正是這樣也更增加了冰下湖的科學魅力。

  相關新聞

  我科學家找齊南極地質最后拼圖

  累計發現冰蓋下400多個冰下湖

  占南極冰蓋1/15的東南極伊麗莎白公主地,被稱為“南極地質構造中最后一塊缺失的拼圖”。據新華社4月29日報道,利用“雪鷹601”固定翼飛機的科學調查平臺,我國科學家目前已完成伊麗莎白公主地綜合航空調查,主導完成了南極冰蓋最大認知空白區的探測。

  在中國第32次和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雪鷹601”固定翼飛機在東南極伊麗莎白公主地區域,共進行了累計超過6.3萬公里的航空科學調查測線。在我國中山站至俄羅斯東方站的冰蓋斷面上,冰雷達探測到圖像清晰可見的東方湖。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家已在南極冰蓋下發現約400多個冰下湖。

  據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波介紹,實測數據還發現,東南極伊麗莎白公主地的冰蓋下方,不僅隱藏了地球上最大的峽谷,還廣泛發育了冰下湖和融水水系;冰下河流曾經發生過流向倒轉事件,冰下存在地熱異常新機制。此外,航空探測還新發現了東南極的裂谷分布,可能存在甘布爾采夫山脈縫合帶。

  神秘的甘布爾采夫山脈被東南極厚厚的冰蓋完全覆蓋,是形成于岡瓦納古大陸運動期間的古老山脈,也是東南極冰蓋發育的核心地區。多年來,我國極地科學考察對東南極冰蓋下方的“神秘世界”進行了持之以恒的不懈探索。此前的科學研究表明,冰下的甘布爾采夫山脈高山縱谷交錯、蔚為壯觀,最高山峰海拔約有2434米。

  深入研究南極冰蓋對了解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際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在末次間冰期和上新世期,南極冰川消融都是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貢獻者。在溫室氣體排放量不變的情況下,到2100年南極冰蓋損失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超過1米,到2500年超過15米。”孫波介紹說,但最新研究結果同時還顯示,如果能實現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設定的最具雄心的減排目標,南極冰蓋將基本保持完好,避免災難性后果。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