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小姐藥輔市場加大創新 膠囊用改性淀粉受市場追捧教學案例范文
無論是誰,若簡單看到藥企的收入預測是正常的,這都可以理解,不過這種預測背后往往忽略了藥企面臨的兩大顛覆性變化。即一方面市場要求藥企的產品可以提供更高的價值。再一方面,對技術創新要求在持續提升。其實,對應的藥輔市場也存在一樣的轉變需求,同時,輔料行業政策環境近年來發生劇變,隨著關聯審評的執行以及一致性評價的持續推進,藥企們對輔料的選擇也在向高質量、高穩定性轉變。
以大家都很熟悉的膠囊為例,這個不足小拇指大小的物件,廣泛應用于醫藥及保健品行業,然而,這個關乎全民安全健康的產品,卻屢屢爆出問題。2012年,我國就曾爆發“毒膠囊”事件,許多著名藥企產品使用的膠囊都被檢測出重金屬超標,此后的幾年里,又陸續發生了數起類似事件。
對此,相關專家解釋,目前國內外市場銷售的空心膠囊約有90%是以動物皮革、骨骼熬制而成的明膠作為原料制成的。然而,動物性膠囊卻存在食品安全(牛源性動物膠囊可能攜帶朊病毒),藥效受影響(蛋白質與內容物發生交聯反應),重金屬超標,生產過程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制約。
相比之下,植物源性明膠要安全得多,而且具備廣適性、無交聯反應風險、穩定性高、不濕性等優勢,正是基于這些,采用植物源性明膠進行替代,成為國內外公司試圖攻克的課題。
當然,作為兩種不同類型的原料,兩者的性質有著很大的不同,從處理工藝、生產成本等多重角度考慮,植物源性明膠想要在短時間內取代動物性明膠,并非易事。盡管如此,這一領域一家名為爾康制藥(300267.SZ)的中國企業,經過了十余年的努力,投資了近十億元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首次突破淀粉膠囊原料改性、中間體復配、多型膠囊的成型、成套設備等開發與產業化關鍵核心技術。簡單來講,即在“改性淀粉”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改性淀粉,又稱變性淀粉。顧名思義就是將天然淀粉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和復合的方法改變其化學結構而得到的淀粉衍生物。爾康制藥此次完成的創新,成功建立了木薯淀粉加工改性關鍵技術工藝,為多型植物淀粉膠囊的產業化奠定基礎。
一方面,淀粉直鏈和支鏈比例得到了優化,從源頭解決了植物淀粉膠囊原料問題;另一方面,成功建立了木薯淀粉羥丙基化新型工藝,為其產業化奠定基礎;此外,羥丙基淀粉新型預膠化技術以及淀粉/羥丙基淀粉擠壓預膠化工藝,進一步奠定植物淀粉產業化技術根本。
這家中國企業取得的成績,還從行業、社會及國家層面,帶來了更多的裨益。其一,更加廣泛的植物性膠囊的運用,幫助避開了動物性膠囊可能帶來的食品安全等隱患;其二,一個新技術的出現,必然會帶動整個產業鏈的飛躍性發展,而上述技術的出現,也帶動了我國制藥機械設備研發能力的顯著提升;其三,標準的制定,所謂“一流企業做標準”,相關技術的突破,無疑能夠推動建立國際國家標準,確保植物淀粉膠囊產業創新體系領先地位。
當然,一項全新的技術,從實驗室到真正推向市場也存在著諸多難題,至于爾康制藥在膠囊用改性淀粉方面的研究成果,則已經成功轉化為了市場效應。
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淀粉及淀粉囊系列產品成為了爾康制藥業績持續高增長的發動機,2016年改性淀粉實現銷售7000噸左右,而在2017年仍然保持高增長,預計現已達到公司一期8000噸產能的滿產狀態。
同時,從財務數據來看,受益于改性淀粉以及高毛利的小品種輔料的持續放量,去年較高基數的情況下,爾康制藥凈利潤依舊實現了30.36%的高速增長。
更加重要的是,從未來觀察,爾康制藥一方面深耕淀粉膠囊市場多年,在對原材料端有著較強把控能力的同時,通過互聯網電商等渠道積極拓展市場,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另一方面,公司積極布局新型藥用輔料以“傳統藥用輔料”、 “新型淀粉植物膠囊及下游制劑產品”、“新型藥用輔料檸檬酸三辛酯系列產品” 為戰略發展方向,打造了具備核心競爭力、全產業鏈、國際化規模化企業。而隨著行業關聯評審加劇著行業洗牌,作為藥輔龍頭的爾康制藥,在擁有上述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或將會獲得市場更多關注。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