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藤l蘭圖片在懵懂中“實驗”未來漫畫美女禁圖
高考季剛過,又一批高中生即將開始本科生活,然后按部就班開始專業學習。但周昊卻沒這么做。4年前,17歲的他入讀南開大學。大一時,他就忙著要進實驗室,看一看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大二又與同學一起申請課題,愣是用兩年時間從揚塵中找出了“超級細菌”的分布規律。
2013年,年僅17歲的周昊高中畢業,懵懂中報考了南開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并被錄取。然而環境工程是什么,其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里,他全然不知。
為了了解環境工程專業,也是為了自己未來的發展,他決定去實驗室尋找答案,去那里看一看前輩們在干什么。一連去了幾個實驗室,提出要和學哥學姐一起做實驗,都被拒絕了。但他卻沒放棄,最終他的執著打動了羅義教授,破例讓這個本科生先參加課題組討論會。
初入課題組,見到專業實驗室,周昊頓感“高大上”。一開始聽課題組會也是云里霧里,那期間羅老師希望他能閱讀文獻,但是每一篇他看得都很痛苦,一是英語,二是專業知識。那時他的手機里裝滿了文獻,睡覺之前或者坐車時都會看看。慢慢他知道哪些要細看,哪些只需要略讀。經過一段時間他也能在會上分享自己的想法了。
一有空兒他就去和師哥師姐一起做實驗。通過實驗,周昊漸漸喜歡上了自己的專業,喜歡上了科研,他想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做科研的人都夢想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科研課題。周昊上大二時,機會來了。
學校鼓勵在校生申請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金額是3萬元。申請什么項目呢?他開始查閱文獻。一天走在路上,一陣風刮來一陣灰塵,呼吸到那口污濁的空氣,他晚上就開始感覺嗓子難受。他突然想到,會不會城市的揚塵里有大量的致病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呢?帶著這一想法,第二天他便開始搜索各種文獻資料。搜索中他驚奇地發現,全球對城市中揚塵微生物的研究甚少。他找到同學曠宇和李昭環一起研究,提出城市揚塵中的抗生素抗性細菌及抗性基因的研究課題方案。查文獻、找資料、向老師請教,他們幾個人分工合作,寫出了2萬多字的課題報告,獲得了評審專家的一致好評。
采樣是第一步,三人提著便攜式冰箱和采樣設備跑遍了北京、天津、河北的主要商圈、火車站等。幾十個樣品都要逐個檢驗,有的還要讓測序公司進行基因測序。不會做生化試驗,就向師哥師姐請教,現學現做。周昊說,有些實驗一旦開始就不能停。為此,他常常在實驗室過夜,有時還要逃課。遇到不懂的知識,他還要去其他院系蹭課。為了做好數據分析,他花費了大約3到4個月的時間去學習計算機課,學會了數據分析、編程等。經過兩年的時間,周昊和他的課題組出色地完成了城市揚塵中抗生素抗性細菌及抗性基因的研究課題,用翔實的數據展示了京津冀揚塵中“超級細菌”的分布規律。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