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水族箱華創會昨簽632億元大單 首架漢產直升飛機有望今年下線周一圍微博
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婷)昨日上午,2017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重點項目簽約儀式上,數十位中外簽約代表分三組上臺,集中簽約14個市州的30個重點項目,包括10個人才引進項目、20個科技和經貿項目,涵蓋生物醫藥、現代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產學研結合和人才引進成果,也有涉及文化旅游、通用航空、園區建設的投資項目。
記者從華創會組委會了解到,今年華創會共對接洽談項目2185個,其中海外項目777個。截至目前,已有134個項目達成合同協議,協議總投資額累計632.559億元,引進外資162.76億元,總投資過千萬元項目數51個,其中過億元項目41個,過十億元項目19個,引進人才91人,創辦高新企業25家,累計創造就業崗位14584個。
134個達成項目中,投資金額前三名分別為:武漢臨空港經開區管委會與國立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約的投資建設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線項目,在武漢打造國內最大的新能源生產基地,面向全國經營清潔能源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電池租賃以及新能源汽車研發;京山縣政府與美國華盛頓湖北同鄉會簽約的投資建設華僑回國養老合作社項目;荊州開發區管委會與泰國安寶集團簽約的投資建設日用家化系列產品生產線項目。
此外,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北京明浩航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訂的俄羅斯直升機組裝、生產項目也備受關注。項目投資12億元人民幣,落戶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通航產業園。預計今年首架漢產直升機將在漢南下線,武漢飛機整機制造實現“零突破”。
這些簽約項目中,外方來自美國、德國、泰國、挪威、澳大利亞、加拿大、以色列、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海外項目主要集中在投資貿易、生物醫藥、IT光電子、文化傳媒、現代制造、節能環保等六大類。
7家VR、AR企業“秀”創意
虛擬現實:并非一場“游戲”一場“夢”
湖北日報訊 記者 黃璐 實習生 蔡華
你以為戴個VR頭盔或VR眼鏡,看場電影,玩個游戲,就是虛擬現實了?
NO!VR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
昨日下午,華創會“虛擬現實”投融路演對接會上,7家率先嘗試應用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技術的企業大“秀”創意,展示虛擬現實技術在多個現實應用的場景。
維也納模擬洪水流速,提前預警
大連老火車站,地理位置不佳,當地政府想搬,重建一個一模一樣的,可勘探人員花了半年也沒完成所有的測量工作。“通過照相、掃描、點勻,把火車站掃描下來還原成三維圖像,只要3個小時。”奧地利VRVIS虛擬現實可視計算研究中心大中國區首席代表、維爾科寶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劉中一說。
“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是1:1的關系,就像人影,你怎么動,它也怎么動。”劉中一稱,未來任何事都可以把它數字化放在計算機里克隆。
劉中一介紹,虛擬現實可視計算技術將在智慧城市、大數據分析、災害及應急決策管理系統虛擬仿真技術、城市規劃、交通管理及公路、鐵路規劃上展現重要作用。“上述這些看似十分虛幻的前景其實并不遙遠,已經觸手可及。”劉中一說,以防災應用為例,2013年,離維也納40公里處的地區洪災嚴重,但因防洪墻有效可靠,洪水并沒給城市造成太大損失。科學家就是利用虛擬現實和可視計算技術,建造了3D城市圖像平臺,設置不同的情境,模擬洪水以不同流速涌進城市,分析在哪些地區、設置何種高度的防洪墻可有效遏制洪水來襲,并可做到提前預警,疏散人群。
VR+教育,走進細胞內部觀看蛋白質
地理課堂上,學生可以身處宇宙,親眼見證地球公轉與自轉,瞬間感知四季變化,親手丈量太陽高度角。生物課上,學生可以走進細胞內部,近距離觀看蛋白質的轉錄與翻譯……
和思易科技公司帶來的一款“和思易技術教育VR實驗室解決方案”的項目,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開創全新的沉浸式學習體驗,實現場景互動,極大提高教育效率。“VR作為一種新技術,改變了以往課堂上老師使盡渾身解數、有些學生卻很難理解的窘境,使即使想象力不豐富的學生也能對知識點印象深刻,知識生動有趣,學習事半功倍。”該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據介紹,VR+教育不僅能滿足教育知識點呈現方式的升級、高難度教學目標的生動呈現,也能滿足教學實踐操作和自適應探究學習的需求,給傳統教育帶來顛覆式創新力量。
“三個含量”顯著提升將帶來什么
湖北日報訊 記者 李婷
今年華創會集中簽約項目的價值含量、技術含量、綠色含量較往年顯著提升,引智層次更高、簽約項目更實、輻射領域更廣。
91人!引智數量創新高
本屆華創會共引進來自新西蘭、挪威、美國、以色列等國的華僑華人專業人士91位。
30個重點簽約項目中,有10個引智項目。最受關注的是,由旅美博士邱啟裕在武漢市漢陽區成立的德諾美生命科學創新研究院項目,一次性引進3位諾貝爾獎得主、4至8位國家“千人計劃”醫學行業人才入駐,設立諾貝爾系列研發中心,成立多學科、多門類研發小組,沖擊諾貝爾獎項。
宜昌高新區引進“千人計劃”專家白勇,建設海洋管道及內陸油氣管道檢測服務中心項目,總投資約5000萬元,打造以提供油氣管道完整性維護及檢測的高端技術裝備和服務為特色的綜合性研發、技術創新、產業轉化中心。據介紹,預計5年內公司可實現總營業收入1億元,總利潤2000萬元。
項目更務實 含金量更高
武漢臨空港經開區管委會與國立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約備受矚目,60億元投資額成當日簽約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
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面向海內外收集項目時,強調智能制造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工業大數據應用等主題,努力引進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競爭力的產業項目。
華創會出現一批高新擬合作技術項目:耐高溫耐輻射高強度光纖Bragg光柵溫度/應變傳感系統、工業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的研發與產業化、全景三維測量平臺系統、混合電動汽車智能動力控制系統、下一代三維納米線LED、移動影像人臉辨識系統在無人機的應用等。此外,針對華創會創新項目孵化的“華創基金”也成功簽約。
輻射領域更廣 合作范圍更寬
達成協議的項目中,涉及武漢、宜昌、襄陽、黃岡、黃石、荊門等市州,還涉及赤壁、大冶、當陽、丹江口等縣市。
襄陽專場推介洽談會上簽約項目18個,協議總金額136.9億元。其中包括2個重點項目,分別是德國熱線跨境電商項目和由襄陽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投資的鱷魚觀光旅游生態園及臘肉深加工項目。“僑鄉”天門收獲頗豐,由天門市政府與芯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湖北芯創半導體產業園項目,投資額達12億元。
影視文創產業合作成為項目新亮點。投資10億元的岑河鎮電影小鎮項目,落戶荊州沙市區。投資方深圳天鵬文化傳媒集團表示,將致力于打造出旅游業新風向標,帶動當地旅游經濟效益,讓當地百姓感受到影視小鎮帶來的實惠。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