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深山村的端午節:400名出嫁女集體回娘家
端午佳節,400多名西河灣的外嫁女集體回鄉探親。圖為外嫁女在西河古民居前合影。 張因祥 攝
中新網信陽6月8日電(趙暉 張因祥)又是一年端午到。6月7日,地處大別山深處的河南新縣西河大灣,喜氣洋洋,熱鬧非凡,來自全國各地的400多名出嫁女集體回鄉探親,聊家常、敘鄉情,同念親人恩、共嘆家鄉美。
圖為外嫁女歡聚一堂,聊家常,敘鄉情。 張因祥 攝
位于大別山腹地的新縣西河灣,始建于元末明初年間,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幾年前,西河村還是一個“空心村”,也是遠近皆知的省級貧困村。2014年開始,該村依托“西河農耕園合作社”對古民居進行保護性改造修復,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現如今,古村老宅盡顯豫南靈秀,四方游客紛至沓來,一個曾經破敗不堪的村莊蝶變成了“畫里鄉村,夢里老家”。
家鄉的巨大變化也引起了外嫁姑娘的關注。當日,在該村成功人士的組織下,400多名外嫁女從各地趕回村里,重游村道,尋找那份縈繞心頭的鄉愁;共進午餐,敘說那份淳樸的鄉情;載歌載舞,祝愿家鄉更加美好。
“沒想到今天的西河這么美,家鄉的變化這么大。作為西河的姑娘,真是太驕傲了!”今年72歲的張孝榮,52年前出嫁他鄉,如今重返故土,看到家鄉的華麗蛻變,說不出的興奮和激動。張孝榮動情地說,“景是故鄉美,人是娘家親。我們為娘家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希望家鄉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好。”
圖為外嫁女重走古村路,體驗家鄉變化。 張因祥 攝
走進西河灣,村中土墻黑瓦、青石小道,河邊古樹參天、溪水潺潺,20余間特色豫南古民居沿河而建,鄉土氣息濃郁。散落其間的西河古村落郵局、竹編店、貳兩毛尖茶舍等10多家特色小店,將村落裝扮的古樸自然,別具一格。
“建設美麗鄉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經濟,讓西河灣變了模樣。”西河古村落景區管委會主任張一謀介紹,近幾年來,西河大灣圍繞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投資旅游等特色產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全村涌現出了40多家農家樂和農家民宿,累計接待游客120多萬人次,旅游經濟收入達4000多萬元,古村落走上了脫貧致富路。同時,該村先后獲得“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景觀村落”、“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旅游示范村”等多項殊榮。
“回到西河,見到一個個熟悉的面孔,讓我們想到了兒時快樂的時光。走在石板街,看到了鄉親們洋溢在臉上的幸福微笑,真心感到西河人的精氣神越來越足,西河人的日子越過越美!”專程返鄉省親的外嫁女張芳說,“這次活動既弘揚了孝親文化,傳承了家風文明,又增強了鄉村振興的凝聚力,非常有意義。今后,我們這些外嫁姑娘也將憑借著自己的力量,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