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如何預防胎兒早產
早產常有胎膜早破、羊水外流、腹痛陣陣、陰道少量流血等主要癥狀。痛覺敏感的孕婦在妊娠晚期往往將子宮正常的收縮誤認為臨產宮縮,約有1/3的所謂先兆早產病例,并非是真正臨產,而是假臨產,因為區別兩者有時非常困難。如果每5~10分鐘內就發生一次宮縮,每次持續30秒以上,同時伴有陰道血性分泌物排出。
1、子宮收縮
這是早產最早的信號。在懷孕29周-36周時,子宮收縮頻率每10分鐘2次以上,準媽媽會開始感覺到酸痛,有點類似月經來臨般的腹痛,不止下腹部不舒服,還會痛到腹股溝甚至有持續性下背酸痛。嚴重的還會伴隨陰道分泌物增加及陰道出血。如果子宮頸的擴張比初次檢查時超過1cm,應該就是早產的陣痛。
2、下腹部變硬
過了第8個月,下腹部反復變軟、變硬且肌肉也有變硬、發脹的感覺時,首先保持安靜,盡早去醫院接受檢查。
3、出血
少量出血是臨產的標記之一,但有時是從生殖器官出血,這有非正常臨產的危險,可局部用干凈的紗布、脫脂棉、衛生紙墊上止血。
4、破水
溫水樣的東西流出,就是早期破水。有的孕婦即便是早期破水,仍能在幾周后平安生產,但一般情況下是破水后陣痛馬上開始,此時可把腰部墊高,不要動腹部,馬上去醫院。
積極預防早產
早產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母嬰兩方面的。胎兒方面的原因是:雙胎、多胎、羊水過多、胎兒畸形、胎盤異常(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盤功能不全等)。母親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急性傳染病、慢性病如心、肝、腎等疾病和嚴重貧血、妊高征、子宮畸形、胎膜早破、陰道內上行感染、產前出血、孕期性生活、活動過多、持重物、外傷、腹瀉、咳嗽等。孕婦遇到有腹痛和陰道流血(即早產先兆)等情況,應臥床安靜休息,必要時入院觀察治療。
預防早產除了進行疾病防治外,尤其應當注意避免外部造成的傷害,因為這常是導致早產的重要原因。有許多早產的孕婦就是在懷孕后期,因不慎被擠、被撞或是跌倒,引起早產的。因此,孕婦到了懷孕后期,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外出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或者盡量減少外出和乘車的次數,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如若去外地生產,盡可能早點動身,選擇顛簸小和速度快的交通工具,有多胎或早產史的孕婦需要提前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