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的血型遺傳知識
由于大多數人對于胎兒血型的遺傳知識比較淺薄,這就造成了一旦出生后發現孩子血型與預想的不同,就產生不必要的懷疑,為此,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胎兒的血型遺傳知識。
什么叫血型?
血型是人類血液型別的一種標志。人與人之間的血型并如完全相同。通常所說的ABO血型,就是指血液中紅細胞所帶不同的抗原物質而言的。在紅細胞上含有A抗原的,稱為A型;含有B抗原的,稱為B型;同時含有A和B兩種抗原的,稱為AB型;既不含A抗原又不含B抗原的稱為O型。
什么叫RH血型?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稱的頭兩個字母。蘭德斯坦納等科學家在1940年做動物實驗時,發現恒河猴和多數人體內的紅細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質,故而命名的。凡是人體血液紅細胞上有Rh抗原(又稱D抗原)的,稱為Rh陽性,而缺乏Rh抗原的人是Rh陰性。這樣就使已發現的紅細胞A、B、O及AB四種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別一分為二地被劃分為Rh陽性和陰性兩種。
根據有關資料介紹,Rh陽性血型在我國漢族及大多數民族人中約占99.7%,個別少數民族約為90%。在國外的一些民族中,Rh陽性血型的人約為85%,其中在歐美白種人鐘,Rh陰性血型人約占15%。
什么叫稀有血型?
稀有血型就是一種少見或罕見的血型。這種血型不僅在ABO血型系統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統中也還存在一些更為罕見的血型。在稀有血型系統中,除RH血型系統外,其它各血型人數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血型能變嗎?
血型是由特定的遺傳物質決定的,這就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樣,因此血型一經確定就不會自行改變。
但是,當人體發生某些疾病(白血病)時,尤其是在疾病的中晚期,由于造血器官功能障礙,使不成熟的紅細胞大量進入血流。這些不成熟紅細胞膜上的血型抗原物質或減少或消失,因此血型就會發生改變。如果造血器官功能恢復,那么改變后的血型又可展現原型。另外,長期大量輸血后的病例,血型也會出現暫時性改變,但是這種改變維持不會太久。
血型與性格有關嗎?
人的性格是人的一種行為表現,性格屬于精神范疇而不屬于物質范疇。由于性格不是遺傳基因物質,因此不存在遺傳性。人的性格只是在人出生以后,受環境等諸多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同時它又隨人的年齡和環境的改變而有所變化,并非“本性難移”,而是具有可塑性的。因此無論從理論上或是事實上,都說明血型與性格之間不存在任何必然性的聯系。
血液由哪些成分組成?
正常人的總血量約占體重的8%左右。一個50公斤體重的人,約有血液4000毫升,而真正參與循環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則貯存在肝、脾等“人體血庫”內,當人體出現少量失血時,貯存在“人體血庫”中的血液,便會立即釋放出來,隨時予以補充。
血液中的紅細胞生命期約120天,白細胞約7~14天,血小板約7~9天,即使不獻血,人體內的血細胞每時每刻也會衰老死亡。獻血200毫升,僅占全身血量的5%,而且獻血后能刺激人體造血功能,使之旺盛地造血,故適量獻血是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的。
血液是由55~60%的血漿和40~45%的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的。血細胞主要是紅細胞,它的機能是運送氧氣到身體各部,并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送到肺部隨呼氣而排出體外;其次是白細胞,它能幫助人體抵御細菌、病毒和其他異物的侵襲,是保護人體健康的衛士;再者為血小板,當人體出血時,它可以發揮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漿中的90%是水,其余為蛋白質、鈉、鉀、激素、酶等人體新陳代謝所需要的物質,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
血液的功能
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細胞功能和血漿功能兩部分,有運輸、調節人體溫度、防御、調節人體滲透壓和酸堿平衡四個功能。紅細胞主要功能是運進氧氣運出二氧化碳,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殺滅細菌,抵御炎癥,參與體內免疫發生過程,血小板主要在體內發揮止血功能,血漿功能主要為營養,運輸脂類,緩沖,形成滲透壓,參與免疫,參與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上面所寫的內容可以說吧涉及到血液的所有知識都匯總了進來,看過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已經成為了一個對血型遺傳頗有認識的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