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怎樣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況
作為一名準爸爸或準媽媽,你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相信所有的準爸爸和準媽媽都會給出一個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胎兒發育狀況。沒錯,胎兒在媽媽的肚子里,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這就讓我們更想要了解胎兒的一點一滴,想要知道自己的寶寶是不是正在健康發育。其實,只要你想知道,這并不是不可能的。每一個準媽媽都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來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況,而且我們也應該對此有所了解,因為只有了解了,我們才能更好的維護孕期的母嬰健康。
胎兒現在長得多大了?未來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是何等的關心啊!那么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多大呢?又怎么能測量出呢?
胎兒大小的主要標志是胎兒體重和身長,特別是體重更是衡量胎兒發育情況的重要內容。足夠的胎兒體重和身長是胎兒發育成熟、生命力強的主要條件。測量胎兒體重的方法是較多的,有的則相當復雜,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是大略的估計,所以應以簡便為佳。目前大致有兩種簡便方法:
(1)胎兒先露部分(胎兒最下方的部分,胎頭或胎臀),尚未入骨盆時,可用下述公式:胎兒體重(克)=子宮底高度(厘米)一12×l55。
(2)胎兒先露部分已入骨盆時,用下述公式:胎兒體重(克)=子宮底高度(厘米)一11×155。
例如,孕婦妊娠40周,宮底高度為33厘米,用上述(2)公式計算得胎兒體重為3410克,說明胎兒發育良好。
胎兒身長的增長速度比較恒定、均勻。測算胎兒身長的方法是用孕婦的子宮底高度來測算估計。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子宮底的高度逐漸上升。一般妊娠8周時,子宮底于恥骨上可以摸到;到16周時,宮底于恥骨和臍部之間,20~22周時達臍部;32周時于臍與劍突之間;36周可抵劍突下。臨床以身長作為判斷胎兒月份的依據。
如果在孕期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營養不良,就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發生營養不良,以致出生時體重明顯低于正常嬰兒(正常嬰兒3000克以上),則被稱為“足月低體重兒”低體重兒由于先天不足,對優生是十分不利的,他與圍產兒患病率的增加、遺傳性畸形、出生后嬰兒生長遲緩、腦細胞數目少,甚至入學后學習能力差等等都有關,因此應盡量避免足月低體重兒的發生。
準媽媽們可以通過自行監測來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況,而最能夠讓我們了解的就是胎兒的身長和體重了,通過這兩個指標我們也能夠分析出胎兒的發育狀況是否正常。要想了解胎兒的身高和體重,我們一定要記住上面的那兩個公式,通過這兩個公式來進行估算,我們就能夠得到較為準確的數據。如果通過自行監測發現胎兒的體重或身長有些不盡人意,那么我們就要考慮是否應該增加營養了,因為很多的發育遲緩都是由于營養不良造成的,及早發現,及早解決,胎兒自然就會更加聰明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