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央行逆回購“加量” 千億資金馳援流動性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8-15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央行于8月14日公告進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此前,央行已連續兩日開展逆回購操作,8月12日、13日交易量分別為300億元、600億元。

分析認為,接下來,預計央行將綜合運用逆回購和MLF操作,對沖稅期及MLF到期影響,保持流動性總量繼續處于合理充裕水平。

逆回購“加量”

  據中國證券報,8月12日,央行重啟停做14個工作日的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標志著8月中旬的流動性投放季正式拉開序幕。

  13日,央行逆回購加量,規模較前次操作翻了一番。當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6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7天,利率為2.55%。12日央行逆回購操作量則為300億元。

  央行月中重啟公開市場操作并不讓人意外,加碼逆回購操作也基本在意料之中,背后觸發因素在于稅期擾動再次襲來。

  按照以往經驗,月中流動性易受稅期等因素影響,央行通常會持續開展逆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以調節流動性邊際余缺,熨平貨幣市場波動。8月納稅(費)申報截止日為15日,通常這一天及前后一兩天是繳稅高峰時段,或對短期流動性有擾動。此外,本周有一筆MLF到期,規模為3830億元。

  與此同時,7月底以來,市場資金面一直算不上很寬松,最近兩三日已略顯緊張。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貨幣市場利率重新上漲。13日,銀行間市場債券回購利率全線走高,部分期限上行較為明顯。其中,隔夜回購利率DR001上行約5個基點至2.68%,最有代表性的7天期回購利率DR007上行8個基點至2.74%,期限稍長一些的DR014、DR021、DR1M和DR2M則分別上行18個基點、26個基點、23個基點、21個基點。統計顯示,過去4個交易日,DR001、DR007分別上漲46個基點和31個基點。

  如此背景下,隨著稅期因素影響繼續顯現,市場資金供求料進一步趨緊,為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給予一定的流動性支持既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接下來,預計央行將綜合運用逆回購和MLF操作,對沖稅期及MLF到期影響,保持流動性總量繼續處于合理充裕水平。央行逆回購仍有繼續加碼的空間,而面對15日MLF到期,央行及時開展續做基本沒有懸念,不過是量多量少的問題。總體上看,8月貨幣市場不大可能出現大幅波動。

  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據新京報,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不搞“大水漫灌”,服務實體經濟、深化供給側改革、防控金融風險仍是三項首要任務。

  8月9日,央行官網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針對下一階段的主要貨幣政策思路,央行稱,一要保持定力,有效應對國內外不確定因素影響;二要精準發力,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三要繼續深化利率市場改革,完善人民幣匯形成機制;四要堅守底線,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

  從宏觀政策調控角度看,實行穩健貨幣政策的基調沒有變化。近兩年來,中國GDP年均增速6.7%,CPI年均漲幅1.8%,廣義貨幣(M2)、社會融資規模和名義GDP年均增速分別為8.1%、11.6%和10.3%,經濟平穩增長,物價穩定,宏觀杠桿率基本運行良好。但是,受到全球經濟增長疲弱、貿易摩擦以及局部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顯現。

  對此,央行強調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不搞“大水漫灌”,根據經濟的動態變化靈活調適,通過定向降準、定向中期借貸便利等結構性調整工具有針對性地進行適度調控。

  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或加大

  據經濟參考報,央行網站8月12日發布的7月金融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同比少增3975億元;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0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103億元。7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91.94萬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4個百分點。

  7月主要金融數據指標不論是環比還是同比都有一定幅度下降,業內人士分析普遍認為,在6月金融數據沖高之后,7月數據的走低不乏季節性因素影響;同時,監管層強化房地產金融監管也對數據產生了下拉效應。從分項數據可以看出,7月企業中長期貸款環比少增75億,同比少增1197億,這表明企業的信貸需求仍然沒有被提振。

  展望下一階段,在穩健貨幣政策基調不變的基礎上,逆周期調節的力度或將加大,貨幣政策也將運用多種政策工具相機而動,進一步加大預調和微調的力度和頻率。不過,貨幣政策不會“大水漫灌”,仍會精準發力,力促資金重點流入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

  首先,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以及預調微調有其必要性,也存在一定空間。從必要性來看,從上述金融數據可以看出,國內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仍需進一步提振;同時,我國外部環境也面臨一些新的變化和挑戰,這些風險因素的累積也將對國內經濟帶來一些不利影響。綜合上述因素,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政策需要進一步發力,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和流動性環境。

  很多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擴大再貸款、再貼現規模等結構性工具都可能是政策選項。

  分析:央行接下來還會加快推進“利率并軌”

  據經濟日報,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預計后期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具體措施包括:全面及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加大TMLF、再貸款再貼現規模;通過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指標調整,引導銀行信貸資金流入制造業、民營及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薄弱環節。

  此外,央行接下來還會加快推進“利率并軌”,引導當前較高的一般貸款利率適度下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由此,未來央行或將從數量和價格兩個緯度,加大“寬信用”政策實施力度。預計伴隨各項穩增長政策加碼,8月份M2、社融和信貸增速等重要金融指標有望反彈。

  “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0.7%,增速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總體保持平穩,與名義GDP增速相適應。”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7月份社融增量回落主要是由表內信貸不及預期和表外融資持續萎縮導致,企業債、地方專項債和股票融資在當前社融企穩中發揮了較大作用。

  在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看來,M2增速回落主要受信貸不及預期、市場流動性分層壓力、貨幣政策維持相對穩健等因素綜合影響,“7月份,貨幣政策的主要調控目標在于緩解市場流動性分層壓力,并兼顧外部貿易摩擦背景下的壓力,并未大幅向寬松調整”。

  溫彬也認為,下一步,貨幣政策需增加靈活性,繼續使用數量型貨幣政策,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擇機定向降準等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并盡快推進“利率并軌”,完善貸款市場利率報價機制,擇機調降政策利率,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實體經濟部門的實際利率水平,促進投資和消費增長,穩定內需。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