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奇馬”過后,大閘蟹還趕得上中秋餐桌嗎?
錢江晚報訊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是王氏創始人王志強今年最揪心的幾天。除了關心臺風中人員的安危,還得惦記著湖里的那些大閘蟹。“好在利奇馬雖然來勢洶洶,但是養蟹區域沒有嚴重的水災,能做到快速排澇,很快恢復正常。”
記者了解到,經過大半年的培育,眼下大閘蟹即將迎來最后的脫殼期。再過不到一個月,今年9月10日,大閘蟹就能爬上杭州市民的餐桌了。
老饕們喜大普奔,今年的蟹季似乎來得特別早?“去年的中秋節是9月24日,今年的中秋節是9月13日,整整提早了11天。”王志強告訴記者,杭州人過中秋有“大閘蟹情結”,家宴上有一道清蒸大閘蟹才算圓滿。
不過,提前開捕,會不會導致螃蟹不夠成熟?“綜合各方面的考量,我們最終將第一撈的時間定在9月9日。”前段時間王志強特意去湖邊考察了一番,他告訴記者,今年螃蟹從質量上來說要好于往年,預估個頭會比去年大30%。
之所以個頭更大,王志強透露,首先,今年年初投放的蟹苗是挑選蟹中“大塊頭”6.0兩以上公蟹,4.0兩以上母蟹作為種蟹;此外,這些蟹苗主要產自崇明島。“那里是長江入海口,淡水和海水交匯的地方,對培育蟹苗來說,是最佳之選。”王志強告訴記者,此外,在螃蟹喂養方面,響應政府的養好蟹號召,日常都會用小魚、螺螄為主要飼料來養蟹。”
當然,對于養殖業來說,最關鍵的還是今年的氣候給力。“今年過熱的天氣沒有持續很久,也沒有持續的降雨。對螃蟹來說,不冷不熱,剛剛好。”王志強解釋,如果持續高溫天,水位太低,湖里會比較熱,導致螃蟹不愿意爬行和覓食,影響“長個子”。如果持續降雨,水位太高,湖里光照不足,環境偏冷,也不利于螃蟹的生長。
大閘蟹的質量比去年更好,規格也提升了。記者了解到,以王氏大閘蟹的經典套餐為例,去年是4兩公蟹2.8兩母蟹各4只,今天提高到4兩公蟹3兩母蟹各4只。不過,今年價格依然平穩,跟去年一樣,折后價依然是600元。
記者了解到,多重利好之下,今年大閘蟹銷售看漲。“今年的市場反應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可以說相當好。目前銷售額已經實現了今年銷售目標的三分之一。”王志強透露。
記者 陳婕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