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優乳業逐一回應沽空報告五項指控,復牌高開近6%
8月16日,澳優復牌高開近6%,截至發稿,報10.300港元/股。公司今日早前再發澄清公告否認沽空機構指控。
8月15日,因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發布針對該公司的報告,質疑其財務造假,不值得投資。澳優乳業股價開市后應聲下挫,于上午停牌前急瀉20.9%至9.73港元,不足兩小時市值瞬間蒸發近41億港元。
該機構認為,澳優的股價估值應為每股5.78港元,較澳優8月14日收市價格下行53%,并對澳優的市盈率打上25%的企業治理折扣。報告形容澳優的公司治理十分糟糕,財務資料完全不可信。
同日,澳優乳業發布澄清公告,強烈否認該沽空機構報告所載的指控,并認為該等指控并不準確及具誤導性。公告稱,公司股份由8月15日上午11時17分起在港交所主板短暫停牌。
8月16日,澳優乳業再次發布澄清公告,逐一回應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研究報告中列舉的五大指控:
1.海關數據顯示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中國區的銷售額虛報52%
回應:澳優所有有關嬰幼兒奶粉產品的進口數據均真實、正確,可由中國海關發出的官方文件支持。
澳優稱,首先,(沽空機構)有關計算僅基于估計進口值,是根據該報告中所提到的進口代理商的裝運數目而不是實際進口值得出。第二,有關估計是扣除公司相關期間的存貨水平(而非中國的存貨)而得出。第三,有關估計并未計算進口嬰幼兒奶粉產品送達長沙工廠后公司所產生的間接成本及所進行的增值過程。最后,有關估計并未計算向本地進口商采購進口基粉(主要來自新西蘭)。
2.低報人工費用,盈利水平遠低于公司綜合財務報表所反映的水平
回應:主要由于公司的綜合財務報表與荷蘭附屬公司的綜合財務報表的若干開支披露差異所致。
澳優強調,有關事項純粹為披露事宜。其并未低報實際員工成本,也并未對公司的整體財務表現造成任何影響。
3.佳貝艾特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的成分誤導中國消費者
回應:自推出以來,佳貝艾特的核心賣點為其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含有100%純羊乳蛋白。根據北京大學進行的臨床試驗及其他科學家進行的其他研究,配方羊奶粉已獲證實:更易消化以及相比配方牛奶粉的過敏反應較低。
此外,羊奶含有的αS1-酪蛋白水平較牛奶更低,其已獲證實為嬰幼兒過敏的主要來源。因此,根據若干相關研究報告,配方羊奶粉在理論上含有較低致敏性。
此外,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并沒有規定奶粉產品需要指明乳糖的動物性來源。應注意乳糖僅為一種碳水化合物及能量來源,而非蛋白質。公司了解到,不論其來源(如羊奶、牛奶或母乳),其功能及分子方面均為相同。
4.通過子公司云養邦進行虛假交易和秘密輸送利益
回應:2016年5月23日,公司與王先生訂立信托契約,據此,公司、林先生及趙先生以及瞿先生委任王先生,代表財產授予人作為受益人持有云養邦香港的全部股權。
2019年7月3日,按照所有財產授予人的要求,王先生分別將云養邦香港60%、30%及10%股權的法定擁有權分別轉讓給香港買方、賣方A及賣方B。
簡而言之,王先生僅為代名人股東,他從未成為他所持有的云養邦香港的任何股份的實益擁有人。由于王先生在收購事項公告日期不再持有云養邦香港股份的任何法定擁有權,故收購事項公告并未提述王先生。
此外,沽空報告聲稱“對價為人民幣2.36億?意味著云養邦香港的估值為人民幣5.91億,為該公司披露的2018年利潤的65倍”。有關指控具有誤導成分。
如收購事項公告所披露,賣方A及賣方B合共僅收取首期人民幣5640萬元。余下人民幣18000萬元需待云養邦集團在未來三個財政年度達成明確的收入目標后,方可作實。澳優認為收購事項的實際估值應計及有關利潤保證。
5.企業丑聞以及眾多未披露關聯方分銷商
回應:澳優強調,導致2012年曾出現暫停買賣的事宜已圓滿解決,股票已于2014年恢復買賣。自此以后,本公司一直保持良好的企業管治及內部控制系統。沽空報告指控與事實不符。
澳優稱,本公告發布之日,董事會確認沽空報告所提述本集團的全部三家分銷商并非關連人士。盡管公司在若干分銷商擁有間接少數股東權益,但他們并不被視為關聯方或鑒于公司與該等分銷商之間的交易金額不重大,無需根據相關會計準則作出披露。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