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再走升級路 注冊制改革有望加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提出,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注冊制改革。
2009年10月30日中國創業板正式上市,目前創業板市場已經持續平穩運行了近十年的時間。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深化,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條件日趨成熟。今年以來,監管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舉措,推動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并釋放出改革加速的信號,其中就包括創業板。
證監會此前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提出為促進創業板公司不斷轉型升級,擬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
今年3月2日,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時明確表示:“科創板設立、注冊制推出是對資本市場的制度再造,這需要逐步推進,先從上海開始,成功以后,一定會在其他板塊推開。創業板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改革準備。”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有望加快
2019年7月2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改革舉措正式落地,對于這一試點下一步推廣至創業板,市場早有預期。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曾在6月13日科創板開板儀式上提到,要發揮科創板的改革試驗田的作用,從中國的國情和發展階段出發,借鑒成熟市場經驗,在發行上市、保薦承銷、市場化定價、交易、退市等方面進行制度改革的先試先行,并及時總結評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而復制、推廣到哪里?廣東省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高層早有發聲,稱創業板已經做好了改革準備。
今年2月28日,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少春在國新辦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東省正在積極爭取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推動深交所創業板改革,在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目前正按照國家要求,完善相關方面的必備條件。
3月2日,全國人大代表、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王建軍表示,科創板設立、注冊制推出是對資本市場的制度再造,這需要逐步推進,先從上海開始,成功以后,一定會在其他板塊推開,創業板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改革準備。3月10日,王建軍再度提及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他表示這些年深交所一直在推動創業板改革,希望科創板成功之后,能夠迅速推動創業板改革,特別是能夠迅速推動注冊制改革。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在創業板上推行注冊制改革,也將吸收現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的經驗,讓更多的科創企業有機會上市,實現直接融資,從而獲得寶貴的資本,同時給普通投資者提供了投資于科技企業的機會。這無疑對創業板的發展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再融資、并購制度有望適度松綁
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16日,創業板已上市企業共計769家,總市值5.19萬億元,流通市值約3.3萬億元,平均市盈率為40.51倍。在深市20.4萬億元總市值中,創業板占比超過25%。
對于這些在創業板已經上市的企業,更關切的是并購重組與再融資等相關配套政策。
6月20日,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提出,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市場普遍解讀為創業板“借殼上市”首度放開。
中信建投策略團隊表示,目前創業板公司的質量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并購重組的改革能夠改善企業現金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使創業板公司“重獲新生”,可以帶動創業板整體估值的上升,對于創業板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
再融資方面,7月5日,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業務若干問題解答》,通過30條問答明確了再融資審核業務中的具體問題,進一步增加了再融資審核工作的透明度。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2019年政策持續加持并購重組與再融資,直接融資越發受到重視。在系列政策呵護下,再融資渠道有望進一步擴展,(定向)可轉債、優先股、可交換債等新型再融資工具有望獲得現階段政策的大力推動。另一方面,以定增為代表的傳統主流再融資工具,未來也不排除獲得政策放松的機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