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新LPR首秀符合預期 股市債市料“雙贏”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8-2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8月20日,根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數據,新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出爐,1年期LPR為4.25%,比以前老的LPR降了6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85%。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20日公布的LPR水平較之前穩中有降,這既是報價行按照市場化原則,根據自身對最優質客戶貸款利率自主報價的體現,也是新的LPR對市場變動更多反映的體現。

  金融市場未出現大幅波動,股市方面,上證指數20日小幅回調0.11%,銀行板塊個股漲跌互現,10年期國債活躍券19付息國債06收益率小幅上升1.25個基點,國債期貨方面也未出現異常行情。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透露,新的LPR形成機制并不會使房貸利率下降。金融行業應當注意“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離,同時避免把房地產工具化。

  業內人士判斷,未來LPR的變動將更加靈活,不過在現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LPR較之前下調幅度不會太大,相應的貸款實際利率的降低幅度也不會明顯。

  提高利率傳導效率 央行完善LPR形成機制

  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8月17日,央行發布“2019第15號公告”稱,決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報價方式改為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

  新的LPR由各報價行于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前,以0.05個百分點為步長,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提交報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后算術平均,向0.05%的整數倍就近取整計算得出LPR,于當日9時30分公布,公眾可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查詢。

  根據央行公告,新LPR形成機制改革主要有五方面的變化,一是以公開市場利率(MLF)為基礎報價生成,二是增加5年期品種,三是報價行范圍擴大,四是報價頻率由每日改為每月20日,五是計算方法由加權平均改為算術平均。新LPR主要適用新增貸款,存量貸款仍按原合同約定執行。

  其中,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加點幅度則主要取決于各行自身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解決了原來多參考貸款基準利率進行報價,市場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動的問題。

  為提高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代表性,LPR報價行類型在原有的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此次由10家擴大至18家,其中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各增加2家,擴大到18家。

  對銀行經營提出更精細化的要求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銀行的貸款自主定價能力提升后,綜合競爭力提升,有利于銀行長期可持續發展和穩健經營。就存款利率來說,存款基準利率將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保留,央行也將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對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穩住銀行負債端成本,為銀行可持續發展營造有利的條件。從短期看,影響是不確定的,也很難計算。從中長期看,銀行貸款自主定價能力提升有利于銀行可持續健康發展,對銀行有利。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LPR是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而加點取決于銀行的業務模式、資金成本,對市場供求以及客戶風險溢價的研判,銀行要提升自身能力。因此,要持續加強信貸業務的精細化管理,盡快完善信息系統和規范合同文本,切實提升市場化定價能力。同時,要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妥善處理好存量與增量的關系,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和信用風險、利率風險的防控。

  周亮強調,銀行要以此次改革為契機,進一步推動貸款方式的變革。要創新各種信貸模式,特別是要規范和優化信貸的標準、流程,注重審核第一還款來源,減少對抵質押品的過度依賴,逐步提高信用貸款的比重,加強中長期貸款產品研發,加強供應鏈金融創新,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興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行將調整內部FTP定價基準,按LPR加減點形成FTP收益率曲線,引導經營單位加快LPR的推廣,有效管理貸款定價。“預計本次LPR改革對我行凈利息收入的影響有限。同時我行負債來源中市場化資金占比較高,有助于降低資產負債基差風險,對全行利率風險管理有利。”

  目前,已有多家銀行與企業達成了參考新LPR定價的貸款協議。以恒生銀行(中國)為例,該行在本周一達成此類貸款協議近1.5億元,主要面向華北、華東、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的民營企業,涵蓋貿易融資、循環貸款等不同類型貸款。

  新LPR報價機制利多股市和債市

  展望后市,有市場人士稱,央行改革LPR形成機制后,利率并軌將完成“最后一公里”,貨幣市場利率信號將更為順暢地向信貸市場利率傳導,資金面將有望實現量升價降的多重利好局面,對于改善股市資金總流入態勢大有裨益。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認為,LPR機制調整對股票市場而言是較大利好,有利于所有行業,預計短期有助于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對債券市場而言是較大利好,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望下行至2.8%。

  國泰基金認為,股市方面,流動性邊際改善,將利好流動性敏感的券商和科技板塊。但監管約束下和信用分層下難以“大水漫灌”。債市方面,MLF利率的下降將打開長端、短端的空間。

  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此次調整對未來基本面的實際意義、以及市場情緒面的影響,均偏正面。對于股市有一定支撐作用,基本面預期可能會有所好轉,同時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寬松的預期。

  債市方面,付立春認為利率債處于相對比較寬松的區間,有利于其走牛的態勢。對于信用債而言,對風險的擔心則有所緩解。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信用債受益更大,由于風險偏好提升,部分銀行可能會加大更高風險與收益的信用債配置,信用利差有進一步壓縮的可能。對利率債而言,存在寬信用的風險,但受實體融資需求制約,利空沖擊有限。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