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電影插畫師楊權:用畫筆為影視劇“點睛”
近期,《哪吒》燃爆了整個暑期檔。電影結束后,來自北京的插畫師楊權根據自己的理解,為《哪吒》畫了一幅主題海報。海報一經發出,便引發上萬評論,并被《哪吒》官微轉發,這讓不少人以為楊權是官方的插畫師。除了《哪吒》之外,他還曾為《長安十二時辰》《復仇者聯盟4》《阿麗塔:戰斗天使》《大話西游》《海王》等影視片制作過插圖,均獲得極佳的反響。
出生于1989年的楊權告訴記者,這些畫作其實都屬于“飯制”海報。作為一名插畫師,他每天都會在下班后,花兩三個小時練筆畫電影。這成了他三年來堅持的項目。
“雖然我今年30歲,但我覺得自己才20歲。”楊權樂呵呵地笑著說。他長著一張娃娃臉,笑起來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和淺淺的酒窩,鼻梁上架著一副圓框眼鏡,讓他看起來頗有些“卡通感”。楊權說,正是畫畫讓他始終保持著好奇心與想象力,如今他還有許多想法,“而畫畫能夠把小時候不能做到的事情變成現實”。
《西游》引發“畫電影”念頭
“用插畫表達電影的創作手法,其實最早來自西方。近幾年,中國開始文化輸出,對插畫的需求也開始增多。最初插畫運用于書頁、分鏡等,近兩年才出現在廣告、電影中。”楊權告訴記者。而在《哪吒》這一動漫電影中,哪吒與敖丙的真身對峙只持續了幾分鐘。大多數時候,哪吒是以一個兩歲稚子的模樣呈現在影片中。楊權的海報,則通過水火相容的畫面,將影片中最具沖突性的一幕“定格”了。區別于官方海報,這一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傳神準確地傳達了影片所涵蓋的精神內核,將影視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相關元素展示出來,頗為獨特。
2017年,楊權還僅僅是一名平面設計師,按部就班地完成各種設計人物,偶爾用畫板構思插圖。“畫電影”的念頭,是在2017年他看完電影《西游伏妖篇》之后。楊權是一名“西游粉”,從《大話西游》《西游降魔》再到《西游伏妖》,影視劇對師徒四人的解讀不斷在變化,這讓楊權深受打動,“尤其是《西游伏妖篇》,電影對三徒弟的刻畫都是邪惡的,我想畫一個自己心目中的《西游》。”
楊權說,《西游》幾乎是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固有的情結:“從《大圣歸來》再到《哪吒》,現在的80后都在用他們的方式來詮釋中國神話。對于我來說,畫畫就是去詮釋自己內心的想法,它能夠讓我把小時候不能做到的事情變成現實。”
每天下班后畫畫兩小時
翻開楊權筆下的《西游》,則發現它的故事更為極端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