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圾不可失” 他們“解鎖”新途徑變廢為寶
環保“圾不可失”
從走遍中國、去世界各地旅行并做志愿者開始,周春的生活就與環保緊緊聯在了一起。
徒步于澳洲的塔斯馬尼亞,晶瑩無塵的樹葉和一碧如洗的藍天令她震撼;非洲參加公益項目時,志愿者不計報酬、不懼辛苦的堅持令她感動。周春說,那時,她的心底便有了致力于環保事業的想法。
在美國陪伴丈夫讀博士期間,周春開始申請成為公益組織的工作人員,并擔任波士頓海平面上升國際建筑設計大賽項目經理。清理海面垃圾的項目讓她深有感觸,“那么美的環境,誰又能想得到40年前,這里曾遭受過嚴重污染呢”。公益組織的工作經驗,給了周春啟發:希望將獲得的經驗借鑒到國內的環保工作中。為深入了解環保工作整體運營模式,周春又申請了哈佛大學公共政策管理碩士,學習公益組織系統化運作和管理以及社會企業的運營。
2016年回到上海后,周春最開始的創業方向是有機農業,之后受長寧區居委會之邀,周春改變方向,做起了垃圾分類。
去年9月,她啟動了自己的第一個垃圾分類項目:幫一家老舊小區定制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培訓志愿者并組織推進方案執行。她創立了“圾不可失”社區垃圾分類項目品牌并自成體系:針對小區不同問題,實地調研后為其量身定制具體實施方案,之后再組織志愿者改造小區硬件設施。為提高居民積極性,周春還設計了一些深受老人和小孩喜愛的小游戲。
垃圾“重獲新生”
對垃圾“情有獨鐘”的不只是周春,武錚也是其中一個。2012年從英國愛丁堡大學畢業回國,學習人工智能專業的他,每天的生活卻讓人有些意想不到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