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長壽:純金換K金 陷阱有點深
中國消費者報重慶訊(蔣耀鋒 記者劉文新)近日,重慶長壽區消委會接到多起消費者用純金首飾到專賣店以舊換新、結果換成了價格更低的K金的投訴。該消委會就此發布消費警示,提示消費者要辨清純金與K金的區別,謹防上當受騙。
劉女士的3件純金首飾項鏈、吊墜、耳環用了20多年,有些磨損,便于8月中旬拿到長壽區一家黃金專賣店“以舊換新”。這3件首飾稱重17.16克,專賣店以每克385的價格計價,為她換成一件7619元的手鏈和一件3833元的項鏈,兩件新首飾重約10克,劉女士需補足差價1472元。
劉女士回家后發現,兩件新首飾中的項鏈并不是純金的,而是K金的,于是找到專賣店要求賠償,遭到拒絕,劉女士便投訴到長壽區消委會。
長壽區消委會調查后確認劉女士投訴屬實,目前市場上18K金每克價格為250元左右,比純金少了100多元。專賣店涉嫌短斤少兩,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經長壽區消委會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劉女士將K金項鏈退還給專賣店,選購另一款標價為8694元的純金項鏈,兩者差價為3888元,專賣店和劉女士各承擔一半。
長壽區消委會因此提示,近期接到多起類似的消費投訴,提醒消費者在”以舊換新“購買金銀首飾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區分純金與K金的差異,貨比三家,理性消費,避免消費陷阱。
長壽區消委會還為消費者送上一份“消費攻略”,黃金首飾是指以黃金為主要原料制作的首飾,從含金量上分為純金和K金兩類。純金的含金量在99%以上,最高可達99.99%。K金首飾是在黃金材料中加入其他金屬(如銀、銅等金屬)制造而成的首飾,其本質是“合金”。其他金屬的加入量有多有少,便形成了K金首飾的不同K數。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