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休完的假和定格24歲的生命
新華社成都8月29日電 題:未休完的假和定格24歲的生命
新華社記者張超群
九天前的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災(zāi)害,讓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等多地受災(zāi),搶險救援中33歲的消防員更斯窮和24歲的武警戰(zhàn)士龍家利不幸犧牲,將生命永遠定格在汶川大地上。
別了,“老黑”!
29日上午,都江堰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送別阿壩州消防支隊汶川縣大隊水磨鎮(zhèn)政府專職隊消防員更斯窮,此前他曾為救援被山洪圍困群眾而英勇犧牲。
33歲的更斯窮因為黝黑的膚色,被隊友們親切地稱作“老黑”。在隊友眼里,“老黑”陽光、開朗,是個愛笑的人,不管遇到什么難事總能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
20日凌晨2點多,接到搶險警情,更斯窮和其他6名隊友在去汶川縣三江鎮(zhèn)救援被困群眾途中,被卷入洪水而犧牲。
“剛剛走出水磨鎮(zhèn)兩三公里就遇到了洪水。” 消防車駕駛員晏孝林回憶,“剛開始,水并不算深,可就那么幾秒鐘,洪水就從車輪漫到了車身,然后到了車頂。”
情急之下,隊長楊鑫讓所有人爬上消防車頂。洪水裹挾著樹木、石頭、泥沙狠狠“砸”來,幾次洪流過后,滿載水的消防車被撞后了幾十米。7人當(dāng)中,四名隊友用急救繩把自己綁到了樹上或消防車上,但更斯窮、楊鑫、鄒雪海三人被水浪撞落到了洪水中。
落水后,楊鑫和更斯窮抓住了同一棵樹。“我們抱著路邊的樹,水流很大,我感覺到手臂兩邊全是尖銳的物體在刮。”楊鑫說,他們相互鼓勵對方堅持下去。但洪水力量實在太大,楊鑫因體力不支再次被沖到洪水中。
“最后一刻我說,‘老黑’,我實在堅持不住了,我就把自己放了,那一刻我意識到‘老黑’是在拉我的,他很想把我拉住,他很想救我,也在喊我。”楊鑫回憶,但他不知道的是,更斯窮也在他松手后松開了手。
把身體綁在消防車上的晏孝林起初可以看到更斯窮頭盔上的燈,“在離我十多米的地方閃爍,周圍全是洪水”,但讓他痛心的是,這道光閃爍一陣后就消失了。“當(dāng)時只隔十幾米,沒想到卻是天人永隔。”
而楊鑫在水中死死抱住一根很長的木頭,“一會兒跟著水流打轉(zhuǎn)轉(zhuǎn),一會兒又把我整個扯下水里”。在水里漂了3公里多,一個大樹根疙瘩從楊鑫背后急速撞上來,把他甩到了公路上獲救。
早晨5點多,在楊鑫獲救位置20米外,隊員們發(fā)現(xiàn)了更斯窮的遺體,上半身衣服都被洪水裹挾的巨木和碎石撕成了碎片,大量雜物壓在身上。“我不曉得他當(dāng)時有好痛,不曉得他經(jīng)歷了啥子,他的疼痛沒有人能了解。”楊鑫說。
“每次救援搶險,他總是沖在第一個!”說起更斯窮,晏孝林幾度哽咽。在水磨鎮(zhèn)工作的9年,更斯窮幾乎每次休假都提前歸隊,盡可能把時間放在了隊站上,獻給自己熱愛的消防救援事業(yè)。
楊鑫辦公桌上保留著一張更斯窮的假條,因為爺爺過世,他原本請假回家到20日才結(jié)束,但19日就提前歸隊。“這個季節(jié)我們這兒雨多,可能發(fā)生災(zāi)害的概率大,‘老黑’是惦記著這里才提前回來的。”楊鑫說。
犧牲在24歲生日
27日,本是武警阿壩支隊衛(wèi)生員龍家利的24歲生日,但是,一個年輕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這一天。
武警阿壩支隊21名官兵27日在擔(dān)負(fù)汶川縣克枯鄉(xiāng)下莊村2組民房清淤任務(wù)組織轉(zhuǎn)場時,因突發(fā)情況,龍家利身負(fù)重傷,后因傷勢過重犧牲。
第二天,下莊村的老百姓打著“向抗洪搶險英雄致敬,龍家利一路走好”“人民真正的英雄”等白底黑字條幅,聚集在汶川縣人民醫(yī)院,與英雄的遺體告別。
送行的人群里哭泣聲不斷,人們的悲痛之情難以自抑,眼淚中流露出對龍家利滿滿的不舍和感激。
犧牲前5天,龍家利QQ空間的一條狀態(tài)寫道:“十一年前汶川地震我還在讀小學(xué),十一年后汶川泥石流,我已到達戰(zhàn)場。”
汶川縣七一綿
- 標(biāo)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