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拼多多、趣頭條、快手……誰將成為下沉市場里的阿里與騰訊?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9-01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曹升

  互聯網線上流量越來越貴,尋找增量市場勢在必行。于是,互聯網下沉市場正在變得異常火熱。

  全球居民消費向來都有兩元結構,一是發達國家市場,二是發展中國家市場。這兩個市場的基本邏輯是,當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達到一定數額后,就開始模擬或者重復發達國家的消費升級路徑。

  歷史總是相似的。

  中國市場是城鄉二元結構,一是以一二線相對發達城市為主的城市消費市場,二是以三四五線相對欠發達城市、城鎮和鄉村為主的城鎮消費市場(即大家俗稱的下沉市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是一個歷史性拐點。此后,中國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在居民消費領域快速滲透,實現了彎道超車。在商業新生態中,中國產生了大量與美國完全不同的商業新物種。

  2016年,中國消費市場出現了一個標志性事件。即下沉市場的增速首次超過了城市市場增速。于是,我們不禁要問:中國下沉市場,會不會也會產生大量的與城市消費市場完全不同的商業新物種?

  城市消費市場:

  五大關系鏈、三大消費板塊

  經歷消費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中國城市消費市場呈現出五大關系鏈和三大消費板塊。

  (一)五大關系鏈

  消費互聯網從關系鏈角度深刻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結構,把線下強關系與線上弱關系融合打通,建立了五大國民級社會關系鏈:

  一是社交關系鏈(人的連接,比如微信、QQ);二是商品關系鏈(物的銷售,比如天貓、京東);三是服務關系鏈(服務的獲取,比如美團、滴滴);四是內容關系鏈(信息資訊,比如微博、知乎);五是興趣關系鏈(興趣愛好,比如抖音、豆瓣)。

  這五大關系鏈有一個基本特征,都是以城市用戶為中心,逐漸向城鎮、鄉村進行下沉與輻射的,無論是操作界面,還是話語體系,都沒有為下沉市場進行專業定制。

  (二)三大消費板塊

  城市消費市場先后出現了三大消費板塊,分別是:產品消費、服務消費、內容消費。

  第一階段,是以淘寶、天貓、京東為代表的產品消費。第二階段,是以美團、滴滴、餓了么為代表的服務消費。第三階段,是以大眾點評、小紅書、一條為代表的內容消費。

  互聯網滲透城市消費市場有一個過程:

  先是從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高性價比產品切入(誕生了淘寶),隨后品質拉升,向高端居民消費覆蓋(產生了天貓、京東等),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后,產品消費開始消費分級,于是又誕生了一些中間層(比如面向城市新中產的網易嚴選、盒馬鮮生等)。移動互聯網又產生了新的紅利,即本地生活圈的服務消費(誕生了餓了么、美團、滴滴等),最近內容消費正在探索商業化變現的道路(比如小紅書、知乎等)。

  下沉市場:兩大驅動力

  (一)下沉市場與城市市場的兩大差異

  下沉市場與城市市場相比,主要有兩大不同:

  一是下沉市場主要都在沿用城市消費市場的五大關系鏈,符合下沉市場特性的關系鏈還沒有建立起來。

  二是下沉市場有10億人口,基數大,規模大,但缺少符合他們消費特征的豐富產品體系。

  (二)下沉市場兩大消費驅動力

  下沉市場就是費孝通所描述的中國式鄉土社會。它是熟人社會,工作生活節奏都慢,閑暇時間比較多,信息在圈層中流動的速度比城市居民要快,而認知改變難度比城市居民要大。

  下沉市場內部有兩股驅動力,一是對產品價格非常敏感的大眾消費者,他們消費決策是便宜優先于個性;另一類恰好相反,是一群有房有車貸款壓力不大的小鎮青年,他們消費決策是個性優先于便宜,只是苦于沒有符合他們需求的小鎮產品和小鎮品牌。

  (三)3+1型消費需求升級

  整個下沉市場呈現出三種消費升級態勢:

  一是基本生活消費需求升級,二是休閑娛樂消費需求升級,三是事業發展消費需求升級。

  還有一種消費升級,就是有房有車貸款壓力不大的小鎮青年,他們的個性化需求非常旺盛,正在強勢崛起并有可能承擔整個下沉市場中產階層的消費引領作用。

  數據顯示,60%以上小鎮青年手機價格超過2000元;30%以上小鎮青年有房、有車、經濟獨立;小鎮青年在內容付費上的支付意愿度也非常強,40%以上有過付費觀看在線視頻行為。

  巨頭們的實踐邏輯

  整個下沉市場是從2016年開始,逐漸進入加速發展的歷史拐點的。催生了相對發展較快的三巨頭:拼多多、趣頭條、快手。

  (一)拼多多的下沉邏輯

  拼多多從微信起步,找到了城市消費之外的增量市場。當年,微信有10億用戶,支付寶有5.6億用戶。那么問題來了,中間差額的4.4億用戶(10-5.6=4.4)在哪消費呢?應該為這4.4億用戶提供什么樣的產品呢?怎么把這4.4億用戶集中到一個交易平臺上來呢?

  拼多多的定位是線下10元店的線上流量入口,為廣大下沉市場提供了消費升級,降低了交易成本,積累了海量用戶。

  此外,拼多多又多點發力,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網上水果銷售平臺。同時,又在打造服務中小微制造企業C2B經營模式的拼工廠,還有下沉市場喜歡的大宗商品的限時團購。

  (二)趣頭條的下沉邏輯

  今日頭條經歷了高速發展,也覆蓋到了二三線城市。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誰來給二三四五線城市提供類似今日頭條的新聞資訊服務呢?

  趣頭條的定位是為下沉市場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在服務人群上與今日頭條形成差異化,填補了下沉市場的服務空白。

  趣頭條的增長引擎是利益誘導和算法推薦。通過熟人關系背書的社交裂變增長,把廣告營銷費用直接補貼給用戶,同時鼓勵用戶把自己的社交關系導入進產品,為下一步商業化打下基礎。

  (三)快手的下沉邏輯

  快手是這三大應用中,最早發現下沉市場用戶價值的,定位是下沉市場普通人生活的記錄工具。

  快手主打了“普惠、簡單”兩大特性,成為下沉市場中的第一個爆款。所謂普惠,就是給予普通人視頻比較多的流量展示機會,不像微博、抖音等,給予頭部網紅比較多的流量。

  簡單,是下沉市場最大的用戶認知規律。認知成本高、理解難度大的應用,很難在下沉市場形成大規模推廣。

  還有兩個事物,也是快手的大發現:泛娛樂屬性的短視頻,是小鎮青年的第一大興趣;此外,他們還對新型技能型的現場學習需求非常旺盛,這種需求會派生出帶貨的商業化能力。

  最后,我們注意到下沉市場有著不同的商業邏輯和營銷策略。像拼多多、趣頭條、快手分別滿足了下沉市場用戶的三大需求:電商、視頻、資訊。

  而他們成功的秘訣在于三個先行:流量入口先行(產品聚合集中交易平臺),用戶時長先行(以短視頻、新聞資訊為主的休閑娛樂平臺),利益誘導先行(以撿便宜、低價格、熟人互動為主的運營機制)。

  盡管下沉市場有地域分散、訂單密度低、市場教育成本高、運營難度大等諸多困難,但是,小鎮青年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小鎮產品、小鎮品牌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市場落差。

  誰是下沉市場的阿里與騰訊?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系灰度認知社創始人、經濟觀察報管理與創新案例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