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沽空機構“殺人鯨”再次踏空?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 北京報道
。ū疚目l于《中國經濟周刊》2019年第16期)
4天內,國際沽空機構Blue OrcaCapital(俗稱“殺人鯨”)連出兩份報告做空中國乳企澳優(01717.HK),但均遭到澳優反擊。
8月19日收盤,澳優股價報收11.020港元,微跌0.54%。此前8月15日,“殺人鯨”公布了第一份長達41頁的中英文做空報告后,當天澳優盤中最高下跌超過兩成,但是澳優公告回擊后反彈了一成。
外界分析,澳優目前似乎并沒有受到沽空報告太大影響。
早在今年5月30日,“殺人鯨”曾用同樣的套路質疑安踏體育(02020.HK)的管理水平,但是安踏體育股價在當日暴跌后一路回升,在6月10日股價已超過被沽空前的股價。
“殺人鯨”沽空中國企業不靈了?
澳優強勢回應“殺人鯨”
公開資料顯示,澳優成立于2003年9月,總部位于長沙,定位進口高端嬰幼兒奶粉品牌。2009年10月,澳優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大陸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嬰幼兒乳制品企業。
2011年8月,澳優并購荷蘭百年乳企海普諾凱公司,2016年8月收購澳洲專業營養品公司NutritionCare進軍全球營養品市場。同年,在新西蘭羅爾斯頓合資興建工廠,用于嬰幼兒配方奶粉等產品的生產銷售。
今年8月13日,澳優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今年1—6月,公司實現收入約31.48億元,較2018年同期25.82億元增長約21.9%;凈利潤約4.35億元,同比增長約63.8%。
乳業專家宋亮對《中國經濟周刊》分析,澳優業績增長受益三大紅利,一是羊奶粉產業細分市場快速成長帶來的紅利;二是配方注冊制帶來的紅利;三是受益于國內高端奶粉帶來的紅利。
不過,這份半年報引來了“殺人鯨”的五點質疑:
一是虛報銷售額,“殺人鯨”稱,海關數據顯示,澳優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中國區的銷售額虛報52%;二是澳優的旗艦產品佳貝艾特羊奶粉的誤導性披露,有引起中國消費者抵制的風險;三是澳優故意低報人工費用,實際盈利水平遠低于披露水平;四是澳優子公司存在虛假交易和秘密利益輸送問題;五是澳優與公司高管秘密控制的分銷商進行未披露的關聯交易等。
針對這五點,澳優方面反擊稱,公司所有有關嬰幼兒奶粉產品的進口數據均為真實正確的,可以查閱海關總署數據。澳優方面指出,首先,做空報告所提到的進口代理商數目并非澳優全部實際進口數量;其次,做空報告非常不全面和不專業,例如沒有考慮到澳優進口嬰幼兒奶粉產品送達長沙工廠后所產生的間接成本和收益量等問題。
針對做空報告指出的“佳貝艾特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中外宣稱有別”,澳優回應稱,有關指控不正確。自佳貝艾特上市以來,核心賣點為其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含有100%純羊乳蛋白。根據北京大學臨床試驗及其他科學家進行的研究,配方羊奶粉已獲證實為更易消化,相比配方牛奶粉過敏反應較低。根據若干相關研究報告,配方羊奶粉在理論上含有較低致敏性。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澳優旗下佳貝艾特現在是世界羊奶粉第一品牌,也是中國羊奶粉的第一品牌,整個體量接近20億元,大致比第二、第三、第四品牌的銷售量加起來還要多。對于此次做空,朱丹蓬認為,澳優的整個產業端和個別銷售端會受到影響,但對于消費者而言,核心還是在于門店的推薦和后續服務,受影響并不大。
“殺人鯨”的慣用手法不靈了?
8月16日上午開盤,澳優股價一路高漲,最高漲至11.38港元/股。顯然,資本市場用“銀子”投票,給了沽空機構很好的回擊。
“殺人鯨”由美國知名做空機構Glaucus Research(格勞克斯)聯合創始人索倫安達爾于2018年創立,港股是其主戰場之一。由于之前Glaucus Research狙擊記錄幾乎百發百中,“殺人鯨”甫一推出便飽受關注,而隨后成功做空港股上市公司新秀麗(Samsonite)也使其一戰成名。
證券分析師孫倩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些專業的沽空機構一般會以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漏洞、關聯交易和公司高管的不當行為等方面作為突破口,制作一份詳實的做空報告。 “沽空機構對被沽空公司的指控,除最常見的財務數據造假外,異常的關聯交易、主營業務名不副實以及公司管理層的過往污點和交際圈都可能使公司成為專業做空機構的靶心。一般情況下,業務基礎較薄弱但卻在短期內成為行業內的翹楚,或者估值遠超行業水平的公司更易引起沽空機構的關注!
數據顯示,澳優近幾年來成長迅速,尤其是從2011年到現在,澳優荷蘭的銷售額從2011年的6.7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18年的近37億元人民幣,增長了450%。澳優董事局主席顏衛彬此前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雖然澳優是區域乳企,但是澳優近幾年走差異化發展的策略,從在荷蘭收購海普諾凱開始,獲取了荷蘭這個全球重要黃金乳源地,從而擁有了一流的奶源、科研、生產和質量控制產業鏈。
乳業資深分析師宋亮表示,國內奶粉行業一直屬于調整期,澳優的數據增長相對較好,因此被海外機構盯上。“現在澳優的業績應該不太可能造假,從其品類來看,羊奶粉、有機奶粉、海外大包粉、成人營養品的銷售業績都不錯,今年做到60億元人民幣應該沒問題。而且從澳優的產品定價來看,澳優的利潤空間也相對較大。”
對于乳業來說,被機構做空曾是噩夢般的警示。輝山乳業被渾水機構做空后,債務危機全面爆發,至今仍深陷重組泥沼。但安踏體育似乎并未受到影響。
近日,安踏體育除了發布針對第五份做空報告的澄清聲明外,還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經營利潤將大幅增長50%以上,股價也在不久前創下年內新高61.15港元,算是對“殺人鯨”的強力回擊。
澳優方面8月19日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兩份做空報告相關指控毫無根據,且嚴重誤導市場和消費者,澳優的業績經得起驗證,公道自在人心。對第二份沽空報告,澳優不會再發布詳細的澄清公告,會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證明,以驗證澳優的海關數據是真實的。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