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媽媽補鐵的食物有哪些
很多媽媽在生產后都會出現失血過多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在產后飲食上特別注意補鐵,那么產后媽媽補鐵的食物有哪些?母嬰專家指出,產后補鐵除了吃些比較常見的食物,比如雞肉、豬肝、牛肉、雞蛋外,要多吃些富含鐵的食物。下面我們來看看母嬰專家的介紹:
1、豬肝
豬肝富含維生素A、C,每100克豬肝含有維生素A10000單位,含維生素C20毫克。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這些營養成分不僅對養生健體有益,更重要的是豬肝具有補血補鐵、補肝明目、防治婦女分娩后貧血的作用。
2、豬血
血中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特別是鐵的含量豐富,每100克中含有鐵45毫克,比豬肝幾乎高一倍(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比鯉魚高30倍,比牛肉高22倍。因此,婦女分娩后膳食中要常有豬血,既防治缺鐵性貧血,又增補營養,對身體大有益處。
3、黑木耳
黑木耳含有蛋白質、糖,尤其富含鈣、磷、鐵,每100克生黑木耳含鐵100毫克,每100克干黑木耳含鐵185毫克,是豬肝含鐵量的7倍。
4、紅棗
紅棗味甘溫,具有養血安神,補中益氣之功。紅棗的營養價值頗高,雖然含鐵量不高,但是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A。每100克紅棗含維生素C500毫克,而缺鐵性貧血患者往往伴有維生素C缺乏。所以,產婦在吃含鐵的食物的同時,還要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紅棗正是最佳補品。食用含鐵多的食物時最好不要同時食用含草酸或鞣酸高的菠菜、莧菜、鮮筍及濃茶,以免結合成不溶解的鹽類,妨礙鐵的吸收。
孕婦補鐵的標準
孕婦在整個妊娠期約需1000毫克鐵(比非妊娠婦女增加15%―20%),其中胎兒需鐵400~500毫克,胎盤需鐵60―100毫克,子宮需鐵40―50毫克,母體血紅蛋白增多需鐵400―500毫克,分娩失血需鐵100~200毫克。
補鐵的最有效方法
補鐵的最好方法是通過飲食補給,因為食補是最為天然、安全的方法。所以,在飲食上要盡可能選擇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精肉、魚、雞鴨血、鮮蘑(紅蘑或白蘑)、菠菜、蛋黃、黑木耳、大棗、乳類及豆制品等。
另外,在選擇烹調工具上,最好使用鐵鍋鐵鏟,盡量避免煎烤,多采用燉、煮、炒等方法,多補充湯水,御寒同時,抵抗干燥。
知道了了產后媽媽補鐵的食物有哪些,所以在生產后為了更好的補鐵,我們可以通過食用以上食物來滿足日常的需求,同時食用含鐵多的食物時最好不要同時食用含草酸或鞣酸高的菠菜,否則會妨礙到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