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關節痛試試用艾葉水泡澡
產后很多媽媽發現,免疫力沒有以前那么好了,而且還出現了很多小毛病,如產后關節痛,那么當媽媽出現產后關節痛時怎么辦呢,中醫保健專家推薦說可以試試用艾葉水泡澡。

孕媽咪一旦出現明顯的關節疼痛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千萬別自作主張亂吃止痛藥,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多數還未斷奶,用藥不慎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
而在目前臨床的治療上,基本都建議通過不會給寶寶帶來任何副作用的外用理療來減輕癥狀,比較受推崇的是手法按摩。對于需要照顧寶寶的媽咪來說,日常的自我護理也很重要,中醫學認為:“動則生陽,靜則生陰”,都市女性平日工作性質多為腦力勞動或身體處于較靜止的狀態,陽氣的化生自然不及農村女性,產后活動進一步減少,陽氣的恢復更不易,就容易受到空調、冷水、寒濕天氣的影響而產生手足關節痹痛現象。所以產后在營養充足、休息充分的基礎上,應及早活動,做力所能及的身體運動。
出現癥狀的媽咪可用護腕護膝等防護用品,平時在家中還可常備艾葉、姜泥和粗鹽巴,按下面的方法適當進行調理:
1.艾葉熬水泡澡:用新鮮艾葉100克(干品50克)和幾片生姜一起熬大半桶水,將水匯入溫度適中的熱水缸中泡澡。
作用:艾葉有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兼止痛的作用,產后媽咪氣血兩虧易受風寒濕邪,宜常用它煮水洗身子。
2.生姜搗泥敷貼:取生姜適量,搗成泥狀,直接敷貼于關節處或相關穴位處,用保鮮膜蓋上,使姜泥不至馬上變干影響敷貼效果。但需注意姜泥會灼熱皮膚,皮肉細嫩或易過敏者慎用,以免損傷外皮。
作用:驅風散寒,促進關節周圍的血循環和代謝。個別痛點明顯的媽咪宜多用此法輔助治療。
3.粗鹽袋熱敷法:買食用粗鹽1斤,炒熱后加艾葉50克,裝入紗袋后再用透氣性較好的布包住,敷于患處,但需注意調節好溫度,防止皮膚燙傷。
作用:緩解局部炎癥,改善關節代謝功能。最好能一日一次,連續堅持一個星期以上,鹽可重復使用。
產后關節痛是很常見的產后病,也是讓很多新媽媽心煩的疾病,但是很多新媽媽也就當個小病一直拖著沒有好好治療,其實生活中用一些簡單的保健方法是可以緩解這些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