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胎盤早剝
如果你以為進入了孕晚期就可以高枕無憂的等待分娩,那么我就要提醒你,還有一些疾病需要預防,那就是孕晚期比較常見的胎盤早剝現象。
原因
胎盤早剝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其發病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機械性因素:外傷(特別是腹部直接受撞擊或摔倒腹部直接觸地等)、進行外倒轉術矯正胎位、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在分娩過程中胎先露部下降,均可能促使胎盤早剝。
★血管病變:胎盤早剝孕媽咪并發重度妊高征、慢性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疾病,尤其已有全身血管病變者居多。
表現
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較多,色暗紅,可伴有輕度腹痛或無明顯腹痛患者的貧血不顯著。嚴重時可惡心、嘔吐以致出現冷汗、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休克狀態。可無陰道出血或只有少量的陰道出血,貧血程度與外出血量不相符。
對母嬰的影響
胎盤早剝最大的危害是不可控的出血,可能為內出血,這種出血導致的休克和臨床所見的顯性失血所造成的休克有很大的不一樣,即出血的量和休克的程度不成正比。
由于這種出血最終可導致全身凝血功能的障礙和臟器功能的受損,因此,其在孕期可導致胎死宮內;在分娩過程中,可導致死產;在產后則可導致產后出血的發生。
處理和預防
胎盤早剝的治療原則為控制出血、補血,及時終止妊娠。
★對于比較嚴重的胎盤早剝,需要快速補血、補液,迅速糾正低血容量性休克,應盡早結束分娩,至少在胎盤早期剝離后6小時內完成。
★加強產前檢查,積極預防與治療妊高征;妊娠晚期避免仰臥位及腹部外傷;胎位異常進行外倒轉術糾正胎位時,操作必須輕柔;處理羊水過多或雙胎分娩時,避免宮腔內壓驟然降低。
雖然胎盤早剝的病理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探明,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們進行有效的預防。如果發生了胎盤早剝,我們應該積極配合治療,在必要的情況下也要考慮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