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健康洗澡需注意哪些事項
準媽媽們在懷孕妊娠期間,為了預防各種疾病,避免吃一些藥物,進而對寶寶健康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就一定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時刻保持自身衛生,這時,孕媽媽們經常洗澡相信是比不可少的。那么,孕媽媽們在懷孕期間怎樣洗澡才健康呢?下面,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孕期洗澡的注意事項吧!
婦懷孕后要常洗澡
婦女懷孕以后,由于體內發生了許多特殊的生理變化,如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表現為容易出汗,汗液與頭部的油性分泌增多,如不經常洗頭、洗澡,皮膚及頭部的污垢可影響毛孔的排泄功能,易招致感染而發生癢腫或其它皮膚病。
因此孕婦應經常洗頭、洗澡,勤換衣服,保持自身清潔衛生,防止感染,減少皮膚疾病。經常洗頭還能保持頭發柔軟、光亮、美觀舒適,有利于孕婦身心健康。
孕婦洗澡忌坐浴
婦女洗澡坐浴是不利的,妊娠期洗澡更不應坐浴,尤其妊娠后期絕對禁止坐浴,以防引起早產。這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女陰道保持一定的酸度,以防止病菌的繁殖。這種生理現象與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有密切關系。
婦女在妊娠時,尤其是妊娠后期,胎盤絨毛產生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而孕激素的產生量大于雌激素。所以,在這階段,陰道上皮細胞的脫落大于增生,會使陰道內乳酸量降低,從而對外來病菌的殺傷力降低。
如果坐浴,浴后的臟水有可能進入陰道,而陰道的防病力減弱,就容易引起宮頸炎、附件炎,甚至發生宮內或外陰感染而引起早產。因此,孕婦不要坐浴,更不要到公共浴池去洗澡。
孕婦洗澡注意事項有哪些?
孕婦在懷孕早期也就是懷孕的前3個月里,孕婦洗澡時室溫不宜過高,溫度以皮膚不感到涼為宜。
水溫:以27℃~37℃為宜
水溫最好溫熱,和體溫差不多或者比體溫略高,一般來說水溫應在38℃以下。因為如果水溫或室溫過高,很可能因為缺氧導致胎兒發育不良。
而在孕后期更不能洗很燙的熱水澡,洗澡的時間也不宜太長,否則很容易出現缺氧、窒息的情況,還可能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嚴重的甚至會胎死腹中。有的女性為了皮膚保健在淋浴時會冷熱水結合,這種方法對孕婦來說很容易影響子宮和胎兒,孕婦不宜采取這種淋浴方法。
時間:在15~20分鐘為佳
另外,孕婦洗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孕婦淋浴時容易出現頭昏、眼花、乏力、胸悶等癥狀,這是由于浴室內空氣逐漸減少、溫度較高、氧氣供應相對不足所致,加之熱水的刺激會引起全身體表的毛細血管擴張,使孕婦腦部的供血不足。
同時胎兒也會出現缺氧、胎心率加快,嚴重者還可使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受到不良影響。因此建議孕婦洗澡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到20分鐘左右時間里。
次數:最好每天1次
洗澡頻率應根據個人的習慣和季節而定,一般來說最少三四天一次,有條件的話,最好是每天1次,炎熱的夏天每天洗兩次都可以;如果做不到每天都洗澡,也要盡量每天都用溫水擦擦身,洗洗外陰。
因為準媽媽身體負擔較重,新陳代謝逐漸增強,汗腺及皮脂腺分泌也比常人旺盛,如果出汗了,或者說代謝的細胞脫落得比較多,皮脂腺分泌得也比較多。
由于孕媽媽們在洗澡的時候,要注意到體內寶寶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在水溫和洗澡時間方面都要時刻把握好,孕媽媽們要時刻注意母嬰的健康,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此外,盡量避免采用坐浴的方法沐浴,畢竟,這會使細菌進入準媽媽們的子宮內,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