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應該怎么吃?
【保證】
蛋白質、鈣的攝入
孕媽媽們的食物選擇其實是豐富的,但是在攝入方面有幾點卻是需要保證。首先是保證供給充足的蛋白質,李正芬解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質分解增加,就容易因氮丟失增多而發生氮的負平衡。所以蛋白質攝入量應該比正常孕婦多,其中動物性蛋白占二分之一,注意減少紅肉(豬肉、牛肉)的比例,而增加白肉(魚肉、禽肉、水產品)的比例。
其次是鈣的補充,食物方面僅靠肉類很難補充足夠的鈣,因此孕期應注意奶類的供給,建議每天至少攝入400-500ml的低脂高鈣的奶類,每天一個雞蛋,每周一次海產品。李正芬提醒,補鈣不能過量,孕中期每天攝入1000毫克,孕晚期1200毫克足矣。
【限制】
碳水化合物、脂肪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其中包括攝入總量、攝入時間、每次攝入量及組成。當然也不能完全不攝入,否則不能保證胎兒大腦獲得足夠的血糖供應,以及孕婦容易發生低血糖及酮癥。李正芬表示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占總熱量的一半左右。而少吃多餐的做法最主要就是針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專家建議每天可以進餐5-6次,這其中最好選用多糖類食物,如米、面等谷類,而豆類、薯類及芋頭、玉米面等雜糧也不錯。另外必須嚴格限制單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水果和蜂蜜)及雙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的使用量。
另外,也要控制脂肪總攝入量。在這個前提下,盡量少吃動物性脂肪,如黃油、牛肉、豬肉、動物外皮、油炸食品等以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此同時,可以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如植物油(大豆、葵瓜籽、菜籽油)、魚油或者是干果類食物等的攝入,這有助于胎兒大腦神經發育。
【增加】
膳食纖維、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
膳食纖維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食譜中尤為重要,除了膳食纖維有助于減少便秘的發生外,也由于其可以使糖的消化吸收減緩,能有助于減緩餐后血糖升高。比較建議與富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一起吃。如燕麥片、蕎麥面、海帶、新鮮蔬菜水果、豆類等等。
另外,可以有計劃地增加富含維生素B6、鈣、鉀、鐵、鋅、銅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健康食品,專家建議少糖的水果如蘋果、桃子、柚子、番石榴等每天最好攝入4兩左右,而蔬菜則建議每天的量在一斤到一斤半左右,其中葉菜應該占三分之二左右。在肚子餓的時候,青瓜和西紅柿是不錯的填肚子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