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學齡前期育兒護理

做好加減法 “種好碧螺春”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2-15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其中有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大樹底下種好碧螺春”,通過主動對接長三角優勢資源,與上海錯位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現在蘇州的經濟體量已今非昔比,如何在長三角一體化整體推進的大潮中,找準自身定位,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蘇州人的回答仍然是“種好碧螺春”。

  “要用高定位高品質賦予‘碧螺春’新的時代內涵,把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集聚整合全球創新資源要素的重要載體,提升蘇州城市品質與經濟能級,增強蘇州在區域發展中的集聚帶動能力。”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說。

  經濟“領頭羊”成了生態“先遣軍”

  江南的冬天有點陰冷,但蘇州吳江區的黎里古鎮還是迎來好幾撥游客。下午五點多鐘,十幾位從古鎮出來的游客排隊登上“示范區5路”,大約半小時后可以到達上海東方綠洲站。

  吳江區交通運輸局客運管理科科長劉歡介紹說,今年11月,5條在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之間的區域公交線路換上了“示范區公交”的標識,單程票價也從過去的18元降到現在的5元。

  吳江區堪稱蘇州發展民營經濟的“領頭羊”:全區民營企業總數超7.2萬家,其中有不少頭部企業。

  今年11月,吳江區入圍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又成為蘇州長三角一體化的“先遣隊”,可謂“C位中的C位”。

  吳江區有一條太浦河,西起東太湖,穿汾湖,東入黃浦江,流經蘇浙滬三地。“太浦河在蘇州吳江段有40多公里,占總長的70%左右。也就是說太浦河治理的重點、難點在我們這里。”吳江區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吳志祥說。

  太浦河河面平緩,遠處有載貨的江輪來來往往。河邊豎著一塊聯合河長公示牌,標注著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區、鎮、村三級聯合河長的姓名、工作職責,還有監督電話。

  吳志祥告訴記者,這片河岸過去有一家船廠、一個船舶修造公司。由于污水排放影響了水質和岸線環境,今年2月,吳江汾湖高新區對兩家企業進行整治拆除。

  吳江區委書記王慶華表示,對標示范區總體方案提出的“生態優勢轉化新標桿、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范”戰略定位,對照示范區要打造世界著名湖區的目標要求,吳江還要努力保持“歸零心態”和“奮斗姿態”。

  向兩端延展的產業微笑曲線

  蘇州高新區是蘇州努力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主陣地之一。獅山橫塘街道地處蘇州高新區開發最早、最成熟的中心城區。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布著3萬多家企業,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近400億元。

  獅山橫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王駿介紹,蘇州市提出了打造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和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標,“這一帶寸土寸金,承載力也已到了極限,不適合再發展大規模的一般性制造業了。基于區域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我們必須從過去較低的產業層次,向附加值高的微笑曲線兩端躍升”。

  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助推器。今年6月,蘇州高新區獅山商務創新區(籌)與上海市虹口區商務委員會共同簽訂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強科技協同創新、加大金融領域合作,實現區域數據共享,全力打造長三角商務創新發展新高地。未來的商務創新區里,還將設立“上交所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基地”建設,這是他們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同推進的項目。

  從“星期日工程師”到創新策源地

  上世紀80年代開始,蘇州靠以鄉鎮企業崛起為特征的“蘇南模式”得到快速發展。許多鄉鎮企業的技術來源,就是來自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師”。“如果沒有上海的輻射、支持,蘇州的鄉鎮企業不可能發展起來。”蘇州市發改委區域處朱偉明說,與上海相比,蘇州在創新濃度、創新能級和產業層次等方面仍有較大差距。而《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為蘇州承接高端要素、共享創新資源提供了契機。

  英諾賽科(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是吳江汾湖高新區近期引入的高新企業。在建設工地旁的臨時辦公用房里,英諾賽科工廠運營副總經理王培仁對記者說,蘇州是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地,產業集聚度高、產業鏈條完備,全部投產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8英寸氮化鎵生產基地。“看,我們離下游客戶這么近。”他指著工地對面一家燈火通明的照明燈具公司說。

  走進蘇州工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桑曉東介紹,2018年生物醫藥產業園的產值達到803億元,已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園區13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中,1000多家擁有自主品牌。

  沿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這條通道,生物醫藥創新形成了各擅所長的格局:杭州更注重后端產業化,上海的張江園區集中了一批大企業,而蘇州的長項是前端的創新藥研發,園區新增l類生物醫藥臨床批件占全國同期增量的約20%。

  “我們的優勢在創新。”桑曉東說,他們正在打造創新生物醫藥產業化集聚區,與江蘇常熟合建蘇虞生物醫藥產業園,努力構建長三角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生態圈。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