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量值為醫療質量提升提供支撐
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孫燕明)12月19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2018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報告》《2018年度中國醫學院校科技量值報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表示,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形成了激勵醫學科技創新的正確導向,鼓勵臨床研究,促進醫學科技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為提高醫療質量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撐。
據悉,中國醫學科學院從2014年開始進行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評價,采用統一標準、統一來源、統一方法,從科技產出、學術影響和科技條件三個維度構建評價體系,得出榜單排名結果。在此基礎上,于2018年對評價體系進行優化設置,提出科技量值(簡稱STEM)這一概念,并不斷更新評價理念、改進評價方法,希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醫院和醫學院校科技評價體系,為國家和區域內醫學科技發展與資源配置提供重要量化依據。
2018年度中國醫院STEM覆蓋全國1660家三級醫院,此次發布綜合和29個學科前100位醫院排名。綜合排名前10位的醫院分別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今年首次發布的中國醫學院校STEM對全國110所獨立醫學院校和設立醫學學科的綜合大學科技量值進行測算,并在指標體系中增加了與高等院校相關的科技指標。綜合排名位列前10位的醫學院校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浙江大學(醫學學科)、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中山大學(醫學學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海軍軍醫大學。
王辰院士認為,目前,我國亟須基于理論研究與醫院實際,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反映中國醫院科技能力的評價體系。醫院的臨床和科研必須全面發展,應將臨床疑難復雜疾病作為科研方向,實現治療技術、方法上的突破,形成新技術、新療法、新指南,從而推動臨床診療水平的提高。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