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農戶生病不愿住院治療,扶貧干部設法幫助渡難關
楚天都市報1月19日訊(記者李慶 通訊員李來麗)昨日,武昌區黃鶴樓街黨工委書記劉曉明冒凌寒前往對口幫扶村——新洲區院墻村看望慰問貧困戶,并向貧困戶贈送大米、食用油、牛奶慰問物資,他還為每人“派發紅包”。
“你的身體恢復的怎么樣了?”劉曉明見到貧困戶何海伢就關心他的身體情況,何海伢握緊劉曉明的雙手高興地說道,“現在我的臉不腫了,可以過個開心年了。”據了解,去年9月,駐村隊員入戶時,發現何海伢右臉耳朵附近異常隆起一個腫塊,當駐村隊員勸他入院治療時,他卻以農忙為由拒絕了。經過駐村隊員的多次入戶談話,何海伢才終于說出了真正的原因,原來何海伢的兒子現在正在上大學,家庭開銷本來就比較大,擔心自己的病要花不少錢,何海伢才遲遲不肯去醫院接受治療。
當年10月17日是國家扶貧日,劉曉明帶隊到院墻村調研走訪貧困戶時了解到何海伢的情況,與其促膝長談督促他盡快入院治療,向他宣傳新的醫保政策,推薦對口醫院。在劉曉明和駐村隊員的鼓勵下,何海伢終于在新洲人民醫院完成了手術,在出院的第一時間,劉曉明又入戶向他送上了慰問金,有了慰問金加上醫保報銷的幫襯,實際上這次治病病并沒有讓他花錢,避免了因病返貧問題的發生。
自2017年6月確立幫扶關系以來,黃鶴樓街向院墻村先后派駐9名扶貧干部,協助院墻村引入扶貧資金155萬元,在黃鶴樓街的幫助下,院墻村修建了新的村部,辦公環境得到改善;道路硬化、水塘清淤、修建廣場基礎設施建設使得院墻村面貌煥然一新。在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后,為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實現穩定脫貧,黃鶴樓街又將目光放到了產業扶貧上,大力發展養殖業,購買羊種150只,建羊圈2個,建3公里圍山鋼爆網與機耕路,發展圍山養殖項目;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建設沙梨觀光采摘果園,發展以觀光采摘為基礎的鄉村旅游產業;扶持村級企業,幫助苗圃和養殖基地擴大市場。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