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很容易導致寶寶發育遲緩,父母的大意別讓娃來買單
相信為人父母的,肯定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往往在孩子成長發育期間就會出現一些阻礙孩子發育的問題,有的時候明明給孩子吃得好、營養足,但是孩子的身高體重就是不見長。
那么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要警惕腸胃問題了,因為這很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才導致寶寶發育受到了阻礙。所以,作為家長,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多留意寶寶,一旦發現寶寶有消化不良的跡象,就需要及時的做出應對。
當然,孩子消化不良時也會發出一些異常信號,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信號吧!
1、過度喂養致消化不良
便便形狀:一般這種情況下的大便是比較量多的,而且還伴有泡沫,糞質粗糙,甚至還會有腐敗性的酸味飄出。如果寶寶的便便出現以上現象,其實大部分的原因就是由于攝入了大量的淀粉類或糖類的食物從而導致了消化不良。出現這種情況時,要及時的控制寶寶的飲食量或者降低食物的含糖量。
2、脂肪類消化不良
便便形狀:大便量多而且呈糊狀,在大便里還會有灰白色的皂塊樣物,外觀看著油潤,但是內含較多的奶瓣與脂滴。當出現這類大便的時候就表示寶寶屬于脂肪消化不良。那么在此時家長就應及時為寶寶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量。富含脂肪的食物主要有動物油脂、肥肉、蛋黃、大豆、花生、芝麻、植物油、葵瓜子、乳脂等。
3、蛋白質類消化不良
便便性狀:大便一般會呈黃褐稀水樣或者夾雜有未消化的奶瓣,并伴有一股刺鼻的臭雞蛋氣味。當出現這種大便時,就說明了寶寶攝入的蛋白質過多,最終引起了消化不良。所以,家長在平時就應該適當地減少寶寶攝入的奶量,而對于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則要適當減少飲食中的蛋白類含量。其中,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有瘦肉類、魚、蛋類、乳類、乳制品、豆類、豆制品、海帶、紫菜和蝦米皮等。
三大妙招護理腸胃,腸健康才“長健康”
妙招一:吃對很重要
其實寶寶之所以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還是飲食所引起的,所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吃”對很重要。對于寶寶0~1歲來說,主要就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食,這個時候,家長們需要進行按需喂養,避免出現喂養不足和喂養過度的情況。
妙招二:運動白加黑
有的時候缺乏運動也是導致寶寶消化不良的一部分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要多讓寶寶運動,在白天可以鼓勵寶寶多爬多動,尤其在飯后的時候,一定要適當增加運動量,而大一點的寶寶就可以去戶外進行運動,一般在飯后進行散步運動即可。在晚上的時候可以選擇在寶寶睡前進行按摩來促進胃腸蠕動,具體方法就是要四指并攏,然后在寶寶肚臍上順時針按摩3圈,再逆時針按摩3圈,這樣按摩不僅可以促進寶寶的腸胃蠕動還能幫助睡眠哦。
妙招三:補充益生菌
有時候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體內酶的活性低,所以在飲食上稍不注意就會發現消化不良的情況。那么在這個時候通過補充益生菌增加寶寶腸道內有益菌數量,這樣的話,不僅可以促進腸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而且還能促進乳糖分解和提高對蛋白的吸收率,從而增強寶寶的腸道功能。但是,給嬰幼兒補充益生菌一定要看清菌株,還要選擇有針對性功效和配方的產品。
寶寶在成長發育的道路上會出現很多問題,但是家長們也不要著急,只要細心照料寶寶,在平時多留意一下,寶寶就會健康地成長!
- 標簽:周韋彤夾緊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