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吃飯,吃幾口就跑?這6個小習慣,現(xiàn)在就得開始培養(yǎng)了!
不吃飯時母慈子孝,一吃飯時雞飛狗跳。
好好的飯就是不好好的吃!
想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我們家長自己首先得養(yǎng)成這6個好習慣。
具體是哪些習慣,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首檔兒童營養(yǎng)及成長發(fā)育科普微綜藝《不簡單的兒童營養(yǎng)》。
大家在視頻中尋找答案吧!
看完視頻,我再來給大家總結(jié)一下知識點。
好習慣1:固定就餐地點
全家人都要保證在 餐桌上吃飯。
得讓孩子知道吃飯就只能在餐桌上吃,在什么地方就做什么事兒,不能讓客廳搶了餐廳的活兒。
孩子吃幾口就跑,我們也別為了方便孩子吃飯轉(zhuǎn)移陣地,就在餐桌上等他來來回回跑著吃。
跑馬的孩子,鐵打的餐桌。
好習慣2:全家人一起吃飯
好多家庭里都是幼青老三代人一起生活,很多時候作息都是不一致的。
于是,一頓飯要吃好幾輪的情況并不少見。
這會讓孩子誤以為飯想什么時候就什么時候吃,并不利于孩子養(yǎng)成好的進餐習慣。
所以條件允許的話, 建議所有的家人都在同一時間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飯。
好習慣3:吃飯順序很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雖然坐在一起吃飯了,但總是會先喂孩子吃飽,大人再吃,總覺得這樣才踏實。
其實這個順序恰恰相反。
比較好的方式是我們 大人先開始吃,讓孩子先旁觀,先饞饞他。
等孩子表現(xiàn)出想吃飯的欲望時,我們再喂的時候就會順利很多。
這就是誘導饑餓,和我們看吃播看著看著就忍不住點外賣是一個道理。
好習慣4:養(yǎng)成分餐習慣
大家都知道分餐習慣能避免我們大人把幽門螺桿菌在內(nèi)的很多細菌傳遞給孩子。
但分餐習慣可不單單指大人和孩子的餐具分開,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 分餐行為。
比如說不用自己的筷子夾食物喂孩子,也不逗孩子讓孩子喂我們食物等。
不光餐具要分開,吃飯的過程也要各吃各的。
好習慣5:吃飯時要專注
大家都知道孩子吃飯時要專注,不能玩玩具不能看電視手機。
但這一點我們自己做到了嗎?我們吃飯的時候能保證一心不二用嗎?
只專注做吃飯這一件事,不光孩子要做到, 全家人都要做到,這也能給孩子積極正向的引導。
好習慣6:吃飯也是親子陪伴
大家別覺得吃飯僅僅是為了吃飽,這也是為數(shù)不多全家人聚在一個小環(huán)境內(nèi)的時間,是很好的親子時間。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 營養(yǎng)知識、食材挑選、食物烹飪的過程,讓孩子 愛上食物,愛上吃飯。
好了,說到這兒這6個習慣大家做到了嗎?沒做到的話,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已經(jīng)做到的家長還在等什么,點個三連證明一下吧!
碼上加入千萬媽媽都選擇的
【星媽會】
享受0-6歲專屬定制化育兒服務
從孕期開始,陪伴你精準養(yǎng)娃,快樂帶娃,精致當媽!
- 標簽:血與沙第一季全集
- 編輯:馬可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