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接種疫苗后出現的不良癥狀
為了更好的預防疾病,家長會在寶寶的嬰兒時期和幼兒時期都會接種不同的疫苗。而寶寶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有很多,要及時發現接種后的不良反應。那么寶寶接種疫苗后出現的不良癥狀有哪些?來看看育兒專家的介紹:
一、接種疫苗的不良癥狀
通常接種疫苗后,寶寶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腹瀉、皮疹、發燒等。
對輕微腹瀉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只要注意給寶寶多補充水分,及時更換尿布,保證充足的休息,兩三天就能復原。如果寶寶腹瀉嚴重,并持續3天以上都不見好轉,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有的寶寶在接種滅活疫苗后6~24小時會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其中大多數在37。5℃以下,僅有少數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可引起38。5℃左右的發熱,一般持續1~2天,很少有3天以上者。接種減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麻風腮疫苗、水痘疫苗等接種后的發熱反應是由疫苗病毒輕度感染所引起的,出現發熱反應較晚,一般在5~7天開始有短暫的發熱。這種發熱消失也快,1~2天可退燒。疫苗不同,接種疫苗后的發熱反應發生率也不同,輕微發熱一般不需處理,只要加強觀察,適當休息,多喝開水,注意保暖,防止繼發感染。體溫較高者,應該去醫院作對癥處理,必要時要補液。
在接種疫苗后無其他原因而出現的皮疹當中,以蕁麻疹最為多見,一般在接種疫苗后數小時以至數日發生。特殊皮疹,如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風疹疫苗于接種后5~7天出現稀疏皮疹,一般7~10天消退。麻疹疫苗引起的皮疹非常輕微。水痘疫苗接種后12~21天中常見有丘疹、水泡或皰疹出現,一般不多,約在10顆以下,不會結痂。經治療均可痊愈,預后良好。
那么,寶寶出現哪些狀況后不能接種疫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