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寶寶健康7大之吻
NO.4—口腔疾病
親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觸,如果媽媽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齦炎、牙髓炎、齲齒等,口腔中就會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過親吻寶寶,這些病菌就會進入寶寶的口腔,引發寶寶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發癥。
防護措施:媽媽在口腔疾病痊愈前不要親吻寶寶。
NO.5—出現皮疹
媽媽一旦發現自己身上出現星星點點的皮疹,就應警惕是否是麻疹發作。
因為許多年輕媽媽小時候沒有得過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發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傳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結膜、鼻、口、咽和氣管等分泌物中,能通過口腔飛沫傳播。而兒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母子間的親吻很容易傳染此病。
防護措施:一旦媽媽有得此病的嫌疑,應立即母嬰隔離,并積極治療。
NO.6—拉肚子
拉肚子雖然是腸道傳染病,但致病的細菌是通過口腔進入腸道的,因此帶菌者的口腔也是傳染源。媽媽親吻寶寶,或者給寶寶喂飯前,用舌頭嘗冷熱等動作,都可能增加寶寶得痢疾的幾率。
防護措施:如果媽媽最近腸胃不太好,應盡量避免親吻寶寶。
NO.7—攜帶具傳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媽媽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攜帶者,親吻寶寶是不夠安全的。甲肝的傳播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而乙肝則通過注射、輸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觸、母嬰等途徑傳染,乳汁、唾液、眼淚都是不安全因素。
防護措施:攜帶肝炎病毒的媽媽如果經過化驗表明還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應采取其他方式來呵護寶寶。
以上就是損害寶寶健康7大之吻的介紹,所以如果媽媽們存在以上狀況的話,那么就要盡量避免親吻寶寶,其他的親人如果有上述情況的話,最好也要遠離寶寶。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傳遞母愛的方式有很多種,眼神、語言、表情、擁抱等等,都是很好的親子溝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