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歲孩子的有聲默語——喃喃自語
孩子滿3歲以后,在不斷提高外部語言能力的同時,開始產生“內部語言”。所謂內部語言,其實是一種無聲的默語,主要特點是,說話的對象是說話者自己,不發出聲音,語句簡略以及在無聲的思考中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 研究者發現,在3-6歲期間的兒童,內部語言能力是不完善的。在內部語言發展的早期,首先出現的是一種介于有聲與無聲之間的自言自語形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喃喃自語”,這種“語言”常常是在孩子情緒良好、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出現的。
兒童心理學家把孩子這種自言自語,稱為“自我中心言語”,是外部言語向內部言語轉化的過渡形式。自我中心言語就是自己和自己講話,和自己商量問題,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言語是屬于一種非社會性言語,它無助于社會交往。
面對一個4-5歲的孩子,一面高高興興地玩耍,一面振振有詞、喃喃自語時,我們應該了解這是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絕不是什么異常的表現,千萬不要隨意地打斷他們的思維活動。
兒童心理學家把孩子這種自言自語,稱為“自我中心言語”,是外部言語向內部言語轉化的過渡形式。自我中心言語就是自己和自己講話,和自己商量問題,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言語是屬于一種非社會性言語,它無助于社會交往。
面對一個4-5歲的孩子,一面高高興興地玩耍,一面振振有詞、喃喃自語時,我們應該了解這是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絕不是什么異常的表現,千萬不要隨意地打斷他們的思維活動。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