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爸媽參透寶寶心理的橋梁
對于剛出生不久的寶寶,這個明亮的世界對他充滿著無限的愛與未知?吹叫殞毭恳粋源自本能的動作,媽媽們總是感動到不行。孩子的將來會是什么樣的呢?憧憬沒有用,要從你與孩子親密接觸的這一刻開始,引導他,教育他。讓寶寶嬰兒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讓寶寶的體格越發健全,這都是初為人父人母的你們神圣的職責。
可是,初為父母的小夫妻往往沒有經驗,不免要發問了:“寶寶這么小,什么都不懂,不會表達。我們怎么知道小寶寶的心理是怎樣的呢?換句話說,父母怎樣才能和出生不久的寶寶心理交流,知道他的真正需要呢?”如果您也有這方面的困惑,或者即將面臨與小寶寶心理溝通的問題,不妨跟著我們,看看育兒專家是怎樣解釋小寶寶心理發展需求的吧。

寶寶手語 爸爸媽媽要讀懂
小手張開、手指向前伸展:寶寶帶著愉快的心情醒來時小手通常是這樣的動作,這是他在邀請身邊的父母和自己一起玩。
小手的指頭放松地彎著:這時寶寶已經不再東張西望,他的手臂也松軟地耷拉下來,說明寶寶已經累了,想睡覺了。
小手捏著松松的拳頭:寶寶在睡眠中會有這種手勢,說明他正在做夢,他的眼球在眼皮下輕輕地轉動,有時還會發出輕輕的鼾聲。其實,夢中的寶寶睡得并不深,隨時可能會醒來。
小手緊緊地握著拳頭:寶寶緊張時通常會有這樣的動作,這時或許寶寶是害怕某個陌生環境或人,也可能是他的小肚子有些不舒服。
原來小寶寶一個簡單動作,暗含著這么多的心理暗示,爸爸媽媽們可要好好學學啦。不知道你平常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孩子的肢體語言,既然想做一個合格的家長,期望孩子的各項發展不輸在成長的起跑線上,那咱自個可得抓緊進步了。不然哪天咱孩子懂事會說話了,會“怪罪”父母真笨,連個“手勢”都看不懂,太沒默契啦。
專家建議,家長朋友們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嬰兒手語,有助日后語言的發展。根據相關研究及實際教學發現,凡是學過嬰兒手語的孩子,已經對語言結構和語法概念有了初步了解,當進入語言學習階段時,就能快速正確表達心中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