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易介入孩子的活動
父母不要輕易介入孩子的活動,這是為什么?
孩子的活動是他們的實踐,是他們增長知識、鍛煉才干的途徑。家長不要老是介入其中,扮演“指導員”、“救生員”的角色。
遺憾的是許多家長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需要,總是對孩子的活動作過于周到的安排,甚至在孩子吃飯時也不停地指揮他們“先咬這一口,再咬那一口”。還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游戲干涉太多,甚至把孩子的玩具抓在自己手里,硬要孩子按成人的要求去玩。還有些家長則容不得孩子思考,總是搶先把孩子從思考中“搶救”出來,為他們提供唾手可得的答案。無論是“指揮員”,還是“救生員”,其共同點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對孩子過度保護、過分庇護。這種教養方式的結果必然剝奪了孩子獲得經驗的機會,使他們的表現欲受到挫折,體會不到努力的樂趣,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還助長了他們依賴、脆弱或對抗、厭惡的心理。
所以,家長最好不要輕易地介入孩子的活動,只要不會發生危險,就不必干涉孩子的活動。即使是孩子提出要求需要幫助,父母也要盡可能地鼓勵孩子自己思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千萬不要什么事情都包辦代替。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